ID: 22452098

1.2 动量定理 课件(18张PPT)

日期:2025-04-27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14592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动量,定理,课件,1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2节 动量定理 在前面所学的动能定理中,我们知道,动能的变化是由于力的位移积累即力做功的结果,那么,动量的变化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温故知新 末动能 初动能 功 汽车以速度V运动,急刹车到停止。若对车施加很大的阻力,则车停止时间很短;如果对车施加很小的阻力,则车停止时间较长。 两种情况下,汽车的_____变化相同。可见,引起动量的改变,要考虑_____和_____这两个因素。 情境探究 动量 受力 时间 问题情景:假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定的合外力F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v0,经过一段时间t后,速度变为v′,试探究合外力F的表达式。 理论探究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 = ma 加速度: 推导 Ft = mv' – mv0=Δp 即: 合力 末动量 初动量 (1)冲量是矢量: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若为恒定方向的力,则冲量的方向跟这力的方向相同;若为变力,可由动量变化的方向确定 (2)冲量是过程量,反映了力对时间的积累效应,讨论冲量一定要明确哪个力在哪段时间内的冲量 一.冲量 Ft = mv' – mv0=Δp 1.定义: 2.公式: 3.单位: 4.理解: 在物理学中,把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I)。 它是导致物体动量改变的原因。 I = Ft 牛·秒(N·s) t0 F0 F t O I = F0t 根据图像求出恒力F0在时间t内的冲量? 若F为变力,如何求其冲量? 思考与讨论 t/s 4 3 2 1 0 2 4 6 10 8 F 将该段时间 无限分割 F t/s 4 3 2 1 0 2 4 6 10 8 t/s 4 3 2 1 0 2 4 6 10 8 F t/s 4 3 2 1 0 2 4 6 10 8 F 一段时间内的变力 近似认为物体在每一时段以受到某一恒力 一段时间内的变力的冲量 微分求和 微元法 由图可知F-t图线与时间轴之间所围的“面积”的大小表示对应时间t0内,力F0的冲量的大小。 功与冲量的对比 功 冲量 定义式 意义 性质 特征 大小 I=Ft(恒力) W=Fscosθ(恒力) 力对位移的累积效果 力对时间的累积效果 矢量,正负表示方向 标量,正负表示力对运动起促进还是阻碍作用 过程量,一段位移 功为零,冲量不一定为零 一个力的冲量为零,功一定为零, 过程量,对应一段时间 物体在一个过程中始、末的动量的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 二.动量定理 2.表达式: 3.理解: (1)合冲量I (2)动量变化量△p I=F合t I=F1t1+F2t2+····· △p=mv'-mv v指的是对地速度 (3)因果性 (4)矢量性 4.动量的变化量: 动量的变化率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力。 1.内容: 动量定理的适用范围 1、动量定理不但适用于恒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变力,对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F应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2、动量定理不仅可以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还可以解决曲线运动中的有关问题,将较难的计算问题转化为较易的计算问题; 3、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也适用于微观高速物体。 动量定理的优点:不考虑中间过程,只考虑初末状态。 动量定理的应用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和正方向:一般为单个物体;一般以初速度为正方向 4、依据选定正方向,确定在物理过程中研究对象的动量的变化; 5、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统一单位后代入数据求解。 2、明确物理过程:受力分析,求出合外力的冲量; 3、明确研究对象的初末状态及相应的动量; 例题 一个质量 为0.18 kg 的垒球,以 25 m/s 的水平速度飞向球棒,被球棒打击后,反向水平飞回,速度的大小为45 m/s。设球棒与垒球的作用时间 t = 0.002 s,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是多大 分析:球棒对垒球的作用力是变力,力的作用时间很短。在这个短时间内,力先是急剧增大,然后又急剧的减小为0,在冲击、碰撞这类问题中,相互作用的时间很短,力的变化都具有这个特点。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作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