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课时1 区域发展及其差异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区域比较的方法,从区域地理环境和发展条件等方面,对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的发展差异作出合理解释;能够依据问题搜集资料说明不同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 2.能够查阅相关文献,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环境保护措施等提出建议。 知识点一 区域的发展阶段 1.区域发展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 为核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2.区域的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特点 人地关系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 阶段 ①以 为经济主体;②工业处于起步阶段;③区域内部发展差异 ;④区域开放程度较低 处于低水平的 状态 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①以 为主要特征;②第三产业呈现出 的趋势;③区域内部集聚作用大为加强;④区域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表现为明显的 以 和 为主体的转型阶段 ①问题: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集聚效应 →经济整体呈现萎缩、衰败状态→带来严重社会问题;②方向: 人地关系紧张程度有所缓解 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①以 为引领;②以信息化、生态化、智能化、循环化为路径;③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人地 发展 拓展延伸 区域的发展阶段 综合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 美国匹兹堡市曾以钢铁工业著称,20世纪70年代末,匹兹堡的钢铁工业陷入持续、全面衰退。20世纪80年代以来,匹兹堡重视培养、引进人才和科技创新,从一个以钢铁工业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逐步转变为以一系列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城市,以“绿色”“宜居”“科技”等新的城市形象重新示人。下图为匹兹堡产业转型演变图。 [探究] (1)简述匹兹堡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演变的特点。 _____ _____ _____ (2)匹兹堡是美国钢铁设备、技术与服务的核心源地,其市场面向全美及全球各大钢铁基地。说出钢铁技术服务企业仍选址在匹兹堡地区的原因。 _____ _____ _____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区)局部农业结构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省区(最)可能是 ( ) A.辽宁 B.山东 C.上海 D.广东 2.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候条件变化是导致图示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B.甲、乙两城市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 C.各城市地区专业化生产日趋明显 D.甲、乙两城市的农业逐渐衰落 湘西十八洞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曾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在精准扶贫方略的驱动下,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下图示意十八洞村产业结构演变。据此完成3~4题。 3.十八洞村发展扶贫产业的基础是 ( ) A.市场潜力 B.资源禀赋 C.生态优势 D.政策驱动 4.在后脱贫时代,十八洞村应 ( ) A.促进生产与生活空间分离 B.壮大第二产业综合实力 C.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D.推进主导产业集群发展 知识点二 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常用指标:地区生产 、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构成等。 (2)综合指标:人文发展指数(HDI),即预期 、教育程度和地区生产总值。 2.区域发展差异:发达地区与 地区,或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 区域差异的分析方法 ( 1 ) 据区域的整体性特征 , 层层推理 : 位置 → 气候 ( 结合地形 ) → 水文 → 土壤、植被。 ( 2 ) 据 “ 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 ” 的原则分析自然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3 ) 从产业活动、交通、城市、人口等方面比较人类活动的差异。 ) 3.区域开发方式 (1)开发方式 (2)开放程度 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区域 内部联系和对外交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