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57274

第三章 区域合作(学案,共8份)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日期:2025-10-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9次 大小:1708499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章,区域合作,学案,8份,教版,2019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1 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工程线路沿线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特征。 2.以我国为例,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多角度辩证分析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影响。 知识点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我国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      差异和资源配置差别。 (2)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城镇和产业密集,但    、能源明显不足,且面临着沉重的    压力。 (3)我国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相当一部分地区资源、能源      。 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分析思路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思考方向 规范答题术语 资源调出区 ①资源储量丰富;②资源生产量巨大;③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消费量远小于资源生产量,能够满足输出 资源调入区 ①经济发达,资源消费量大;②区内资源储量小或资源产量难以满足资源消费需求;③资源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根本原因 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 (2)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选择 思考方向 规范答题术语 资源供应、消费能力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线路长短、施工难度 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 对环境的影响 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情境]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长约8 111千米,北起俄罗斯的恰扬金气田和科维克金气田,终点是我国上海,其中俄罗斯境内的管道长约3 000千米(被称为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预计2025年全线贯通,届时,从俄罗斯到我国日输气量将超过5 000万立方米。该管道建设过程中多采用沉管下沟作业方式,即先沿管道轴线开挖管沟,再利用自重将焊接好的管道缓慢下沉到管沟内。传统下沟法则是先挖好管沟,再利用大型吊管机将焊接好的管道调运到沟中。图1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线路示意图,图2为沉管下沟示意图。 [探究] (1)从自然因素角度说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_____ _____ _____ (2)分析与传统下沟法相比,在高地下水水位区采用沉管下沟法建设管道的优势。 _____ _____ _____ (3)简述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建成对俄罗斯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 _____ _____ _____   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 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我国东北地区——— B.我国华北地区———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D.我国西北地区——— 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 A.①→③ B.④→① C.③→④ D.②→③   绿证是国家对发电企业所生产的每1兆瓦时清洁电力颁发的电子凭证,具备绿证的电能称为“绿电”。2023年2月,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全面投产,油田开采摆脱了海上发电的束缚,用上了源自陆地的“绿电”。下图示意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供应系统。读图,完成3~4题。 3.推测渤中—垦利油田群的“绿电”主要来自 (  ) 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潮汐能 ④水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陆地“绿电”的供应对渤中—垦利油田群生产发展的意义是 (  ) A.节约电能消耗 B.保障生产稳定 C.扩大海洋权益 D.降低设备成本 知识点二 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1.南水北调 (1)总体布局: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把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  横  纵”的总体布局。 (2)线路概况 线路 优点 东线 从    引水,输水到华北地区 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小 中线 从    水库引水,输水到北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