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年表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 1.639亿吨 49% 9.3% 棉 130.4万吨 193% 53% 钢 135万吨 754% 46.2% 煤 6.649万吨 105% 7.4%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原油 44万吨 272%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原因? 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 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项目 中国 (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 949千瓦时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背景 计划经济 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 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概况 时间 1953年—1957年 目的 基本任务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特点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优先发展重工业 “五年计划”: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是1953—1957年底。当前,我国处在“十四五规划”期间(2021—2025)。 材料一:促成当时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朝鲜战争导致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此后西方对中国的封锁禁运,也使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要求更迫切。 材料二:旧中国经济结构畸形,1949年轻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70%以上,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则不到30%……因为我国没有重工业,过去在我国农业中就几乎完全不使用机器,也很少使用化学肥料。 材料三:由于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苏联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跑完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1954年3月,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强调:苏联过去所走的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我国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是依据苏联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结合所学阅读材料,思考我国为什么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1)巩固政权,进行 国防建设的需要 (2)重工业落后,阻碍 经济发展 (3)受苏联发展的影响 一大桥 武汉 长江 大桥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武汉长江大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于1955年9月1日开工建设,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建设得到了前苏联政府的帮助。大桥总长1670米,为公路铁路两用桥,上层为公路,双向四车道,两侧有人行道;下层为铁路。 (三)成就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铁路 宝成铁路 鹰厦铁路 (三)成就 宝成铁路北起陕西省宝鸡市,向南穿越秦岭到达天府之国四川省成都市,全长669km,是一条连接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动脉,是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也是新中国第一条工程艰巨的铁路。它的建成,改变了“蜀道难”的局面,为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创造重要条件。 鹰厦铁路北起江西省鹰潭市,南至福建省厦门市,全长694公里,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铁路干线。1957年竣工通车,曾经长期是进入福建的唯一铁路线。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新藏公路 此路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