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57696

22 《礼记》二则 同步课时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333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八年级,语文,初中,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礼记》二则  �———�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智慧之源泉。而在这五部经典之中,《礼记》以其深厚的文化和独特的魅力,被誉为“一帧《礼记》誉千秋”。今天,我们就将一起走进《礼记》的世界,领略其中的智慧与风采。 练基础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1)教学相长也   古义:      今义:     (2)不知其旨也  古义:      今义:     (3)教然后知困  古义:      今义:     (4)然后能自反也  古义:      今义:     (5)不独子其子  古义:      今义:     (6)女有归  古义:      今义:     (7)货恶其弃于地也  古义:      今义:     (8)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      今义:     2.下列选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B.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D.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然后能自强也  B.不独亲其亲 C.不独子其子   D.壮有所用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此之谓乎/货恶其弃于地也 B.其此之谓乎/大道之行也 C.故曰:教学相长也/故人不独亲其亲 D.教学相长也/幼有所长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6)男有分,女有归。 (7)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8)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理解性默写。 (1)《虽有嘉肴》中的“          ,         ,        �———�以美味菜肴作类比,引出学习的重要性,使事理浅显易懂。“          ,         �———�两句则强调要通过学习或教学实践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2)《大道之行也》总领全文的语句是“          ,           ”。 (3)《大道之行也》中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         ,         ,        �———�。 练能力 《礼记》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周王朝及秦汉之前的礼制、礼仪以及相关的社会规范等。今天我们学习的两篇文章,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请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虽有嘉肴》 【乙】学者有四失①,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②,或失则止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注】①失:过失。②易:轻视。③失则止:错在不求进取。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至道  策之不以其道 B.弗学,不知其善也  学学半 C.知不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 D.其此之谓乎  不知其旨也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9.【甲】文读起来简洁明快并且说理有力,请从句式特点的角度分析是如何形成这种表达效果的。 10.两篇语段都节选自《礼记·学记》,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教育的问题,请分别指出两篇文章各自论述了教育的什么问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大道之行也》 【乙】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 天下之害何也 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节选自《墨子·兼爱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