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58045

9.1 科学立法-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04-0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334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政治,2024-2025,必修,高中,学年,科学
  • cover
高一-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科学立法》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3.2 阐述科学立法的基本要求。” 学习目标: 结合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探究科学立法的内涵,阐明科学立法的重要原则。 结合民法典的编纂过程,阐述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充分发扬民主,合理设定权利 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全面依法治国 ”为核心,探究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和原则,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 民守法全面推进。 第九课围绕怎样建设法治中国的问题,重在从微观上说明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主 要探究了人大科学立法的内涵、要求,政府严格执法的内涵、要求,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内 涵、要求,公民全民守法的要求。 本课内容是必修 3《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 ”中的第九课“全面依法治 国的基本要求 ”第一框的内容,下启“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三框。本框“科 学立法 ”与下面三个框体一起构成法治中国的法治体系,明确了建设法治中国是一个庞大而 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第一框“科学立法 ”,阐述了建设法治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系统阐释了建设法治社 会的具体要求和重要意义,与前两框一起构成了法治中国的体系,明确了建设法治中国是一 个系统工程,需要党和国家统筹和谋划。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科学立法的内涵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科学立法 的内涵,分析科学立法的原则。 第二目“推进科学立法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推进科学立 法的具体要求。 学情分析: 本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从知识储备上看,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有关立法的含义、和立法 必要性等相关立法知识;但整体储备较少,对科学立法的理解也还有所欠缺。其次,从学习 能力上看,该阶段的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但缺乏法律应用的实际能力;最 后,从情感角度看,学生对法律已经有了一定了认同感和崇敬感,但对法律的认同感仍然处 于感性阶段,还有待教师从理性认识的角度,增强学生对科学立法的深层次认同。 教学重难点: 结合民法典的编纂出台的意义,认识科学立法的内涵,明确科学立法的原则,结合民法 典的编纂过程探究实现科学立法的具体要求。 教学方式: 视频授课 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 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坚持法律 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推进 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这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缺一 不可。这是法治中国建设的衡量标准,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的基本要求。 开篇明确科学 立法、严格执 法、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是全 面推进依法治 国的基本要求 教学导入 重温我国已经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立法工作 立法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不仅要做到有法可依, 更要科学立法,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质 ”。 明确依法治国 必须坚持科学 立 法 这 一 前 提。 新课讲授 什么是科学立法?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例,引导学生深入地认识科学 立法的内涵。学生结合视频中民法典的制定过程,围绕“如何 实现科学立法 ”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提出可行的建议。 通过视频导学 情境,引导学 生认识科学立 法的含义、明 确科学立法的 原则 科学立法的含义,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 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提高法律质量,科学立法过程中要把握哪些原则呢? (1)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