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59093

第七单元《总复习》(教案)(表格式)西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 (共6份打包)

日期:2025-05-0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6463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七,师大,6份,数学,下册,一年级
    课题 《总复习》 课 时 1 内容处处 教科书第97页“学习回顾”和“知识整理”。 学习目标 1.回顾并整理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对知识进行梳理。 2.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搭建知识结构,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通过讨论、交流,完成对知识的分类,初步掌握复习方法。 教学重点 回顾本册知识。 教学难点 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构建知识体系。 活 动 设 计 一、讨论交流,回顾旧知 教师:同学们,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学习,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很多的收获,今天我们就穿越时光隧道,共同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谁想第一个来分享? 学生1:我学了更多的数。 学生2:我认识了比20更大的数。 板书:数。 教师:在数更大的数的时候,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十个十个地数,现在我们一起从20开始,十个十个地数,数到100。 学生:20,30,40,50…100。 教师:十个十就是一百,我们还认识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百。 学生:我还认识了百数表。 教师:不错,百数表中又有哪些秘密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自主交流。 教师:还有吗? 学生1:我还学会了退位减法。 学生2:当个位不够减时,要向十位借1当10。 教师:是的,我们还继续学习了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我们统称为数的运算。那你们还记得怎样计算 13-7 吗?在你的草稿本上画一画、写一写,和同桌分享你的想法。 板书:数的运算。 学生讨论交流,回顾借1当10的计算过程。 教师:更大的数的运算,你们会怎么算? 课件出示:22+30,23+34,79-33,29+15。 教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说说计算过程。 教师:除了口算,这学期我们新接触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关于竖式,有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 学生1: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学生2:要从个位开始算。 学生3:相同数位要对齐。 教师: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 学生:因为计数单位相同才可以计算。 教师:说得真清楚!我们还学了什么? 学生:我们还学习了给物品分类。 教师:分类的时候关键是要找什么? 学生1:要先观察物品的特征。 学生2:找到分类标准。 教师:真厉害!数学上我们把给物品、图形、数据分类统称为数据分类,他们都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 板书:数据分类、统计与概率。 教师:还有没说到的吗? 学生:我们还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 教师:这些是我们常见的平面图形。你能找一找身边的平面图形吗? 学生自主回答。 教师:我刚才听到有同学说书柜的一个面就是长方形,描述得真准确!看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是分不开的。 学生1:我知道了,立体图形上有平面图形。 学生2:就是说我们把很多个长方形摞在一起变成了一个长方体。 教师:说得太好了!这些图形的认识都属于我们数学上的“图形与几何”领域。 板书: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几何。 二、完善分类、体验建构 教师: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我们把这学期数学知识的基础框架已经搭建出来了,但是还需要我们把这学期的知识精准放到对应的位置,你们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吗? 学生:可以! 教师:我把我们这学期的目录做成了小板贴,请你们帮它们找找家吧! 学生借助板贴完善板书。 教师: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一起搭建起了这学期的知识网,现在老师需要大家来帮个忙。 课件出示:王爷爷家有山羊28只,绵羊13只。 问题1:王爷爷家一共有多少只羊? 问题2:王爷爷家的山羊比绵羊多几只? 学生自主解答,指名说一说他的思考过程。 教师:大家在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用我们学过的加减法来解决简单的问题。解决山羊和绵羊的问题,其实就是了解它们的数量关系,数量关系和数与运算一样都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板书:数量关系、数与代数。 教师:现在这学期的知识网更加清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