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59432

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七课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04-28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1155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练习,同步,精神,人文,中华
  • cover
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 第七课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下面图片是为不同城市设计的“福”字。“北京福”融合了天安门、故宫和京剧等元素;“上海福”简直就是一张外滩的艺术照;“重庆福”有重庆特色的火锅和交通;“西安福”中兵马俑住进了大雁塔……这些“福”字( ) ①设计随意,是对汉字基本知识缺少了解的表现 ②匠心独具,展现了美妙的形态和独特的神韵 ③求同存异,是对各地文化元素进行创新的表现 ④形神兼备,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要求我们( ) A.过度追求物质享受 B.倡导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 C.不为物役,追求和谐统一 D.只关注个人利益,不顾及他人 3.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道”指的是( ) A.道路 B.道理,做人做事的道理 C.道家思想 D.方法 4.以下体现“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教化思想的是( ) A.学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 B.人们只注重物质消费 C.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 D.只追求娱乐,不关注文化内涵 5.传承和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我们应该( ) A.拒绝学习外来文化,保持传统文化的纯粹性 B.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继承,不做任何改变 C.结合时代发展,对中华人文精神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D.只关注物质生活,忽略精神文化的传承 6.2024年秋季学期起,戏剧、舞蹈、影视首次分别作为独立学科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对此,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有( ) ①这有利于引领学生亲近中华经典,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②艺术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可以发挥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③艺术课程的开设决定人们的文化修养水平和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 ④艺术课程不如文化课程重要,对我们的健康成长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7.下列体现中华人文精神中“尚和合”思想在国际交往中的做法是( ) A.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战 B.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各国合作共赢 C.对其他国家的事务指手画脚 D.只与发达国家交往,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8.在人际交往中,践行“和而不同”理念的做法是( ) A.强迫别人与自己观点一致 B.完全否定他人的观点 C.尊重他人观点,和谐相处但不盲目附和 D.对不同意见的人避而远之 9.下面是某校开展的“榜样的力量”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 ★“岁月启迪见贤思齐”———搜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习榜样的古语。 ★“榜样引领一路前行”———征集榜样人物事迹,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 ★“止于至善崇德向善”———制作《青春品质修炼手册》,发出学习倡议。 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于( ) ①汲取榜样力量,向上向善成长 ②打好青春底色,提升精神境界 ③追寻传统智慧,传承人文精神 ④弘扬榜样精神,塑造完美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在学校组织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以下做法不符合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要求的是( ) A.小王积极参与京剧表演社团,学习京剧艺术 B.小李在活动中向同学们介绍传统礼仪的知识 C.小张对活动不感兴趣,认为这些都是老古董,没有意义 D.小赵制作了精美的手抄报,宣传中华传统美德 11.下列行为中,能体现青少年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是( ) A.小明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 B.小红为了提高成绩,经常熬夜刷题 C.小刚和同学闹矛盾后,一直不理对方 D.小丽看到路上有垃圾,却假装没看见 12.追梦原创求同能让人们更加亲近、友善,存异则让人们彼此尊重、包容。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 A.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