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3.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八年级生物学北师大版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B.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C.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3.能依次体现温度、水分、光、生物等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的是( ) ①荒漠中仙人掌叶片退化为刺 ②草尽狐兔愁 ③春江水暖鸭先知 ④蟑螂喜欢在夜间活动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4.在自然界中,一方面生物的生活和分布受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B.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C.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5.某市出产的小樱桃因其甘甜可口深受市民喜爱,然而今年春天的一场低温霜冻却造成小樱桃大面积减产,这说明( )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生物能够改变环境 6.诗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说明影响生物生长主要对应的非生物因素是( ) A.空气 B.温度 C.光照 D.水分 7.下列农谚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 B.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C.花生缺雨不扎针,玉米遇旱穗难伸 D.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8.在温暖、潮湿的地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比寒冷,干旱的地区要多( ) A.植物 B.阳光 C.土壤和空气 D.温度和水 9.在我们平泉,玉米是主要的农作物,影响玉米产量的生态因素有很多,下列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害虫 10.白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捕食浅水中的小鱼,虾,爬虫类和甲壳动物。下列影响白鹭生活的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广阔的滩涂 B.丰富的鱼、虾、蟹 C.丰沛的水源 D.适宜的气候 11.“茂林之下无丰草”体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共生 B.捕食 C.竞争 D.寄生 12.如图表示Ⅰ、Ⅱ两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彼此有利的关系。下列各组生物的关系哪组符合图示曲线( ) A.人与寄生虫 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C.藻类和鱼类 D.猴头菇和树干 1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名句。下列生物之间关系与诗句中生物间关系相同的是( ) A.水稻和稗草B.猎豹和羚羊C.蜜蜂和油菜花D.跳蚤和猫 14.生物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与环境达成了良好的默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影响生物。某森林中,顶层是高大的乔木,中间是灌木,下层是草本植物,决定森林中这种分布特点的因素是_____;在夏日,大雨过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活动,使其产生这种行为的环境因素是_____。上述两种因素都属于生态因素中的_____。 (2)生物适应环境。海豹与寒冷海域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_(答出一条即可)。 (3)地衣被称为动植物陆地生活的“开路先锋”,原因是它能生长在岩石上,同时产生的物质能腐蚀岩石,使之形成土壤,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 15.请认真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变化,阅读书本中相关的资料。根据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现象: (1)图甲中,秋天的银杏树开始落叶,这是生物对环境的_____;农田中,能发现蚯蚓从土壤中钻出,周边是一堆疏松土壤,且土壤肥力增加,说明了_____。 (2)沙棘地下根的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说明了沙棘适于在_____环境中生活。 (3)水生生物大多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而150米以下几乎没有生物生存。请你分析:没有植物的原因是_____,没有动物的直接原因是_____。 (4)去过森林公园(如图乙)的小明同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