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初质量监测历史卷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将教材知识整理成表格是初中生学习的有效方法。该表格描述的早期人类是 生活年代 用火 使用工具 距今约70—20万年 能够使用天然火并能保存火种 打制石器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2.“长江流域河姆渡,石器代新风貌呈。榫卯干栏奇迹术,木方水井妙才英。”据此可知,最先发明水井的原始居民是 A.北京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3.仰韶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类型,其分布省份有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等地区。仰韶文化制陶业发达,不少出土的彩陶器被视为艺术珍品。据此判断,下列遗址中最有可能成为考古学家研究仰韶文化类型的对象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4.历慎思同学探究某原始人类遗址时收集到以下史料,由此判断,他探究的原始人类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5.《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童蒙读物。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的天性。你认为“寻根问祖”应追溯到什么时期 A.元谋人 B.尧舜禹 C.炎帝黄帝 D.三皇五帝 6.《史记》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材料体现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皇帝制 7.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保护和传承好文化遗产意义重大。下列文化遗产位于四川省境内的是 A.半坡遗址 B.都江堰 C.龙门石窟 D.大足石刻 8.“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仔细观察下图,对春秋时期社会特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和平发展是主流 B.经济大发展时期 C.诸侯争霸不断 D.周王控制诸侯 9.1963年,在陕西宝鸡发现了距今3000年的一件铜尊,底部有12行122字的铭文。何尊的铭文里出现了一句话:“宅兹中或(国),自兹乂民。”这体现了该时期 A.多元一体格局的最终形成 B.初期国家形态形成 C.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重视 D.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10.下图是甲骨文“男”字的构形及释文。据此推测,古代“男”字的出版可能源于 A.劳动生产 B.分封制度 C.兼并战争 D.祭祀礼仪 11.最新发现的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见下图),宫城位居中心,四周有贵族居住的夯土建筑和墓葬。该布局的发现,可以证明夏朝 A.国力衰微,民不聊生 B.等级有序,阶级分化 C.技术先进,部门齐全 D.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12.春秋时期,齐桓公实施“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晋文公推行“轻关易道,通商宽农”政策。这些措施反映了春秋时期 A.统治者鼓励商业发展 B.耕作技术不断进步 C.金属货币使用较广泛 D.中心城市商贾云集 13.秦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上级对下级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这表明 A.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 B.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 C.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 D.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 14.习近平主席加大了对官员腐败的打击力度,受到海内外媒体的热评。在秦朝,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刺史 15.睡虎地秦简、里耶秦简记载,秦代的人员出县境要得到官府批准,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