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60315

6.4.2因地制宜谋发展 +6.4.3向贫困宣战 课件

日期:2025-04-19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89168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6.4.2,因地制宜,发展,+6.4.3,贫困,宣战
  • cover
(课件网) 第四课 发展的选择 因地制宜谋发展 1.我国的四大地区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体现了我国区域发展的宏观格局 划分依据: 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注意区别 我国的四大地区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划分依据 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划分依据 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 四大地区的各自的经济发展特点: 东部地区: 第三产业占主导位置,第二产业其次,经济发展程度高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第二、三产业占主导位置,经济发展程度较高 第二、三产业占主导位置,经济发展程度较低 第三产业占主导位置,第二产业其次,经济发展程度较高 2.四大地区的总体特点: ①共同点: 三大产业中占比最少的 都是第一产业; ②差异: 西部地区面积最大 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占比最高。 因地制宜 观察图6-39,40,把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类型对应起来 ① ② ③ 2.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 原因: ①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由此形成显著的区域发展差异。 (现状角度) ②只有因地制宜地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才能实现区域持续健康发展。 (意义角度 ) 阅读P97的图文资料,说说东北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东北地区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且土壤肥沃; ①地形: ②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③水源: 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长三角地区 自然条件: 地势平坦 气候温和 河湖众多 人文条件: 人口密度最大、城镇最为集中、经济发展最具活力; 城市密集,发展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海陆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开发历史悠久;政策优惠; 教育科技发达、技术力量雄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结构完善、实力最为雄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因地制宜发展工业 阅读P98的图文资料,说说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阅读P99的图文资料,说说海南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①地处我国与东南亚各国交往的十字路口,交通便利; ②气候宜人,拥有丰富而独特的热带海岛旅游资源; ③对外开放的政策(1988年设立经济特区); 海南岛将被打造成国际旅游岛 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 海南岛 地处交通要冲; 在时区上可以承接欧美金融市场的交易时间; 拥有能够满足各种金融服务和巨额资金调动的现代化交易与通讯设施和政策支持。 因地制宜发展金融业 香港 阅读P99的图文资料,说说香港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香港是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 国家根据各地的优势,规划并实施实施了哪些的区域发展战略? 西部大开发 中部地区崛起 东北全面振兴 这些措施对于东西部发展来说有何重要意义? ①可以实现东西部的优势互补,更好地贯彻因地制宜的方针。 ②西部为东部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优化能源结构,方便人民生活。 ③东部为西部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增加就业机会。 ④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东部率先发展 A: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优化沿江城镇和产业布局,实现长江上、中、下游的互动合作; B: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C: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国内外区域开发与国际经济合作; 2.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 优势互补 为了更好地发挥各地优势,不同区域还可以开展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目的: “因地制宜”与“优势互补”在具体使用时的区别 1.单个地区发展经济时一般遵循“因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