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62379

第四单元 音乐表演的“二度创作” 学习项目二 表演艺术家的二度创作 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5-04-05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169586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第四,表演艺术家,PPT,17张,课件,创作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音乐表演的“二度创作” 学习项目二 表演艺术家的二度创作 导入   小组交流并分享对二度创作的理解。 导入   西方音乐在记谱法及传承方式上与中国传统音乐有何区别?   表演艺术家在演绎西方音乐作品时又是如何进行二度创作的? 导入   对比观察两幅图片,思考它们的异同之处。 纽姆谱 五线谱   我们了解过的记谱法都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文字谱 减字谱 工尺谱 纽姆谱 五线谱 简谱 导入 巴赫(1685—1750) 新知探究   任务———对比欣赏《 e小调前奏曲与赋格》 新知探究   《 e小调前奏曲与赋格》BWV853 斯维亚托斯拉夫·特奥菲洛维奇·里赫特 罗莎琳·图雷克 新知探究 聆听音乐并思考: 他们在速度处理上有何区别? 新知探究 再次聆听音乐并思考: 他们在力度及触键方面有何区别?分别带给你们怎样的感受? 新知探究   你们更喜欢谁的演奏?请简述理由。 新知探究   任务二———对比欣赏《哥德堡变奏曲》(咏叹调片段)   《哥德堡变奏曲》是巴赫晚期创作的一部佳作。这部作品结构庞大, 织体丰富,演奏技术难度大,被视为演奏家演奏巴赫作品的终极挑战。 格 伦 · 古 尔 德 新知探究   对比欣赏古尔德录制的两个演奏版本的主题片段,尝试从速度、力 度、触键等方面做简要分析。 新知探究 1955 年版:迅猛、激昂、意气风发,强弱对比 明显,触键干脆、清晰。 1981 年版:速度放慢了很多,全曲趋于平静、 有序地进行,音乐表现更加沉稳、深刻。 新知探究 哪些因素造成了同一位演奏家对同一首 作品不同的二度创作? 思考 新知探究   任务三:编订版本对比   对比观察肖邦同一首作品乐谱的不同编订版本,找出其中的差异。 新知探究   许多著名演奏家在编订经典名作时,会把自己对音乐的处理和演奏 的建议标记在乐谱上。同一首作品,不同编订版本的差异,也是音乐表 演二度创作的体现。 节拍 力度标记 踏板标记 指法标记 左右手分工标记 …… 课后任务   1. 与同学合作,搜集巴赫《二部创意曲》No.9 和普契尼歌剧《贾 尼·斯基基》选段《我亲爱的爸爸》的不同演奏、演唱版本,说一说表 演者对作品的理解和艺术表现有何不同。   2. 如何理解“严格认真读谱”与“二度创作”之间的关系?请将你 的观点写下来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