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欢乐购物街1. 认识人民币 【教材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小学数学低年级阶段的重要内容,这一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 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人民币作为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货币,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教材通过丰富多样的生活场景,如超市购物、存钱取钱等,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等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人民币的面值、单位以及换算关系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借助大量的实物人民币、模拟购物场景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逐步建立起对人民币的理性认识,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素养分析】 将认识人民币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购物、理财等,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纸币和1分、2分、5分、1角、5角、1元的硬币。 2.掌握1元=10角,1角=10分,知道不同币值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币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和不同人民币间的兑换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出示主题图,思考:我们使用的钱的名称是什么? 2.说一说:你认识哪些人民币?面额是多少? 预设:5元、10元、50元、100元 3.导言: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探究与发现 1.初步认识人民币。 每个小组桌面上放一个信封,里面放有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币,请同学们认一认,把你们认识的人民币在小组里介绍一下,然后认真观察人民币上都有什么?注意要互相谦让,不要损坏人民币。 2.分组讨论,交流展示。 谁愿意到前面来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大家?要先说出你介绍的人民币的面值(就是多少钱),再简单说说你是怎样辨认出来的。 师:人民币上都有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 师:我们可以通过看阿拉伯数字知道它是多少钱。你通过这种方法还认识哪些人民币? 师:人民币上大写的汉字有壹、贰、伍、拾等。 板书:壹、贰、伍、拾 生1:我认识1元的纸币,我是通过看颜色认识的,1元是绿色的。 生2:我还认识5角的硬币,5角的正面有个“5”字,背面是荷花和荷叶。 生3:不同的币种大小不一样,纸币都有毛主席的头像。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认识人民币可从图案、字样、颜色、数、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那么,关键是看什么呢?(用手指着,结合人民币总结每一种辨认方法) 2.认识人民币。 (1)小组认识活动。 师:我要请小组长考考大家。首先请小组长到讲台上领取信封,把信封里的人民币全倒出来。考考同学们:“你们知道是多少钱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答对了就放回信封里面,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最先把所有的人民币都认完。 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开始活动。教师注意倾听,调控活动,适当给予赞扬鼓励。 (2)简单分类,认识人民币单位。 师:谁能给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呢? 生1:分成纸币和硬币。 生2:分成元、角、分。 师总结: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板书:元、角、分) (2)小组抢答活动。 师:课件出示“1张5元、1张1元和2枚1角硬币”和“1枚5角、1枚1角、1枚5分、1枚2分和1枚1分”,谁知道这一共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