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巩固应用》教案 【单元知识点总结】 这一部分对前面四个单元所学的主要知识进行回顾和交流主要内容包括:圆、分数混合运算、观察物体和百分数。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理解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养成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并鼓励学生回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进步,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种方式。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同时,鼓励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生发新的想法,提出新的数学问题;学习后要回顾反思自己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还能提出哪些新的问题,特别是引发的新的需要思考和继续探究学习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的好习惯。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第29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前面所学知识和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能结合现实情境,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3.能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养成自我反思的意识。 4.通过回顾、整理、巩固练习等学习活动,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整理所学过的知识,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掌握水平,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题:看图填空。 分析:题目中将圆和不同图形组合在一起组成组合图形,不仅考察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更考察圆和不同图形的边、底和高之间的关系。 答案:1.8cm,3.6cm;6cm,3cm;7cm;3.5cm。 第二题: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能画出几条对称轴? 分析:本题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要根据题型的特点找到对应的对称轴。 答案: 第三题:根据下面的条件,求各圆的面积。 分析:本题考察圆的面积计算。需要学生理解圆的公式的意义,抓住半径这一关键条件。不管题目给出的是直径还是周长,都可以先求出半径,然后再计算面积即可。 答案:(1)3.14×4 =50.24(cm );(2)1.4÷2=0.7(dm),3.14×0.7 =1.5386(dm );(3)6.28÷3.14÷2=1(cm) ,3.14×1 =3.14(cm )。 第四题:用小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画出从上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分析:本题考查观察物体这部分知识,需要学生结合立体图形想象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正面和上面较为直观,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比较抽象,需要想象站在左边去感受每一层正方体的数量和位置。 答案: 第五题:两辆汽车从摄影师面前开过,摄影师依次拍摄了以下三幅照片。请你用序号标出摄影师的拍摄顺序。 分析:此题同样是考察观察物体的有关内容,根据车辆开过的前后关系判断拍摄出来的照片顺序。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位置的判断即可。 答案:1,3,2。 第六题:实验小学举行运动会,在50名运动员中,参加项目分布如下表。 分析:本题回顾百分数的有关内容,需要学生结合百分数的定义来计算填表。同时复习百分数的写法,读法。 答案:38%,36%,26%。 第七题:在方格图中涂上颜色表示下面各百分数。 分析:题目要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百分数,也就是表示百分数的意义,根据题目所给的各百分数,先判断题目中的小方格有多少个,然后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分别画出相应的格子就可以了。 答案: 第八题:解方程。 分析: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步骤和方法,在计算中要注意等式性质的灵活应用。解方程前应该先观察方程的结构,一二两题中方程的左边两部分都是包含未知数的部分,因此可以提前运算,而第三题是方程右边可以优先运算,不仅仅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