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64829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1152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小学,数学,人教,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
  • cover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教学设计 一、课程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关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内容。通过回顾面积单位,引导学生猜测长方形面积的影响因素,经实验探究得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进行应用练习,旨在让学生掌握公式推导过程与运用方法,提升数学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相关图形面积。 经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归纳能力,提升数学思维。 在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与勇于探索的品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若干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学具:每组准备若干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直尺、长方形和正方形纸。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旧知:利用多媒体展示面积单位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cm )、平方分米(dm )、平方米(m ),并让学生用手比划它们的大小。 引出猜测:展示不同大小的长方形,提问学生大胆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可能跟什么有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面积单位,巩固旧知,为探究面积计算做铺垫。引导学生猜测,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探究欲望,自然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 观察比较:展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比较谁的面积大,初步得出长方形面积大小与长和宽有关系。 动手实验:组织学生分组活动,要求每组任取几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填写表格。 分析归纳:完成表格后,引导学生观察数据,思考每行摆的个数、行数、长、宽和面积之间的关系。讨论后,学生汇报发现,教师总结得出长方形的面积 = 每行小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长)× 行数(长方形的宽),即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等活动,亲身经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提升数学思维。 (三)深入探究 例题验证:给出一个长 5 厘米、宽 3 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尝试求出它的面积。学生可以通过摆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得出面积为 15 平方厘米,也可以用 “长 × 宽” 计算得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其他长方形面积是否也能用此方法计算,强化对公式的理解。 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画一个边长为 3 厘米的正方形,提问学生如何求其面积。由于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和宽相等),引导学生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 × 边长。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验证,加深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与运用。利用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让学生自主推导出正方形面积公式,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四)实践应用 基础练习:展示一张长 30 厘米、宽 21 厘米的长方形纸 提出问题:(1)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如果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巩固练习:给出多个不同边长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计算它们的面积,巩固面积公式的运用。 解决实际问题:(1)篮球场长 28 米,宽 15 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半块场地是多少平方米?(2)一张长方形餐桌,桌面长 14 分米、宽 9 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面积公式的运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五)课堂小结 引导回顾: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运用公式计算图形面积。 总结收获: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