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46532

北京市朝阳区2016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练习理综试题(WORD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文理综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10534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京市,朝阳区,2016届,高三,第二次,5月
  • cover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 理科综合试卷 2016.5 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都起运输的作用 B.细胞质中的多糖均是由叶绿体合成的 C.细胞核中的核酸都可进行自我复制 D.都以碳链为骨架且由单体组成多聚体 2.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 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siRNA(一种双链RNA)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蛋白A的mRNA降解。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细胞周期蛋白A可能需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 B.这种特异性siRNA内一定含有氢键 C.细胞周期蛋白A的合成会受此种siRNA影响 D.此种siRNA会使细胞分裂速度加快 3.果实成熟软化过程经历了细胞壁降解、内含物改变等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果实成熟过程中能够产生乙烯,继而影响其代谢活动 B.果实成熟过程中纤维素酶的活性与果实硬度呈正相关 C.果实甜度增加可能是某些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糖的结果 D.软化的果实容易受到机械伤害和病菌侵染,不易贮藏 4.科研人员对某地群落自然演替过程进行了数年追踪研究,结果如图。A–I表示群落逐渐发展到稳定阶段的过程。 下列对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乔木形成了植物的垂直结构 B.在A–I群落发育阶段中,植物丰富度的变化为先减少后增加 C.所调查的当地植被及其无机环境可以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D.群落植物丰富度越高,其所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5.幽门螺杆菌(能分解对热不稳定的尿素)是 急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为从带菌者胃黏膜样本中分离出该细菌,相关实验步骤和方法不合理的是 A.配制培养基并灭菌后,需要加入无菌尿素 B.应设置未接种的培养基,做为实验的对照 C.统计样本中活菌数量时,可用划线法接种 D.可利用酚红指示剂对培养的菌落进行鉴定 6.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面中国国宝级文物的表面不会因电化学腐蚀被氧化的是 A. 秦朝铜车马 B.春秋越王剑 C.唐三彩 D.商代司母戊鼎 7. 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过程测量海带中碘的含量 上述实验过程对仪器选择不合理的是 8. 以下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F2在暗处遇H2即爆炸,I2在暗处遇H2几乎不反应 B. H2O在4000℃以上开始明显分解,H2S用酒精灯加热即可完全分解 C. 氯与钠形成离子键,氯与硅形成共价键 D.“NO2球”在冷水中颜色变浅,在热水中颜色加深 9. 已知:2SO2 (g)+ O2(g) 2SO3(g) ΔH,有关数据如下: T(℃) 527 627 727 827 927 平衡常数K 910 42 3.2 0.39 0.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根据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判断出ΔH<0 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SO2的平衡转化率α(727℃)<α(927℃) C. 增大压强、降低温度能提高SO2的转化率 D. SO3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0.继屠呦呦从青蒿中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又在1982年人 工合成了青蒿素,其部分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香茅醛能发生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B. “甲→乙”发生了取代反应 C. 甲中不同化学环境的羟基化学性质不同 D. 香茅醛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11. 下表中“试剂”与“操作及现象”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试剂 操作及现象 A AgNO3溶液 滴加氨水,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 B 铝粉 滴加NaOH溶液,产生气体;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 C CuSO4溶液 加过量NaOH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再加乙醛,加热,产生红色沉淀 D 氯水 滴加NaOH溶液,溶液颜色褪去;再加HCl,溶液颜色恢复 12. 某同学做如下实验 实验 现象 溶液无色,试管上方呈红棕色 产生大量气泡,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产生气泡,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Ⅰ试管上方呈现红棕色的原因是:2NO + O2=2NO2 B. 根据实验Ⅱ、Ⅲ的气体检验结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