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哦,香 雪穿越复杂的单纯———铁凝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铁凝,1957年生,当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主席①。 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 这篇小说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 ①中国作家协会前两任主席分别是茅盾(1896—1981)和巴金(1904—2005),他们均是中国文坛泰斗。2006年,49岁的铁凝当选时,“中国(文坛)的巨人时代结束了,而平民时代到来了”,作家孙云晓在其博客中这样评论。 写作背景 “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的唯一属性,也是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人道主义②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兴盛起来。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写作背景 ②中国新文学在发展中虽然经历了许多曲折,但人道主义始终是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的主要思想内涵和情感依托。 名家点评 老作家孙犁③,看过《香雪》之后,给铁凝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今晚安静,在灯下一口气读完了你的小说《哦,香雪》,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如一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 名家点评 ③在铁凝的成长过程中,孙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孙犁荷花淀派小说的诗化倾向,极大地影响了铁凝的创作。本文就是典型的诗化小说。 当代评论家陈思和谈《哦,香雪》: 那纯朴、淡远的美果然是迷人的,令人不由自主地去欣赏和赞美,但它恰恰又是与贫穷和闭塞联系在一起,在时代列车的呼啸声中,这种纯朴迷人的美还能保留多久呢?④ 名家点评 ④说《哦,香雪》是一首诗,不如说更像一首严肃含蓄的散文诗,引起读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思。 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皱褶(zhě) 吮吸(shǔn) 怂恿(sǒng yǒng) 娇嗔(chēn) 辗轧(niǎn yà) 搡(sǎng) 窸窸窣窣(xī sū) 隧道(suì) 搅乱(jiǎo) 惆怅(chóu chàng) 笨拙(zhuō) 凛冽(lǐn liè) 活动1:自读课文,设置问题 整体感知,通识文本,是阅读小说的第一步。请同学们用15分钟时间快速浏览课文,完成整体感知,并根据自己感知过程中的发现,设置相应的问题,准备课堂汇报。 1.梳理情节结构,概括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题。 3.品味自然环境,分析作用。 整体感知,通识文本 1.小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请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 活动2:梳理情节结构,概括故事内容。 第一部分(1-3) 引子———火车开进台儿沟 第二部分(4-55)开端———姑娘们欢乐时刻 4-11 姑娘们出门看火车 12-45 姑娘们议论“北京话” 46-55 姑娘们如需换东西 第三部分(56-62)发展———香雪渴望铅笔盒 第四部分(63-71)高潮———香雪换得铅笔盒 第五部分(72-82)结尾———香雪勇走夜路归 文 本研 读 问题探究 品味形象 请同学们再读文章,思考问题: 1.小说的主人公香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课文简要分析。 2.凤娇这个人物形象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3.“大山”“火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