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复习任务单(二)第二章 认识地球 体系脉络构建 考点定向突破 考点一 经纬网的判读 【链接·考点】 1.东西半球、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判读: (1)东西半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两者之间,观察符号”。经度>160°为西半球,经度<20°为东半球;经度在20°~160°,东经为东半球,西经为西半球。 (2)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或者南纬为南半球,北纬为北半球。 (3)纬度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2.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的判读: 根据经纬线指示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判断。 (1)在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如图一中,甲在乙的东北方,丙在丁的西北方。 (2)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如图二中,甲在乙的西南方,丙在丁的东南方。 (3)侧视———自西向东;俯视———南顺北逆”。 【变式·提能】 读下列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是( ) A.(30°S,45°W) B.(30°S,45°E) C.(30°N,45°W) D.(30°N,45°E) 2.就相对方位而言,图中②点位于①点的( ) A.西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东北方 考点二 地球的公转 【链接·考点】 1.二分二至对应的日期、直射点的位置与昼夜长短状况(北半球为例): 2.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 (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春分→夏至→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反之,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秋分→冬至→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 (2)太阳直射点北移过程中(冬至→春分→夏至),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反之,太阳直射点南移过程中(夏至→秋分→冬至),北半球白昼逐渐变短、黑夜逐渐变长。 (3)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 3.物体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角有关: (1)太阳直射物体时,其影子最短。 (2)太阳斜射物体时,影子变长,斜射越厉害,物体的影子就越长。 (3)如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一年中,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小,物体影子最长;夏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大,物体的影子最短。一天中,正午时分物体的影子最短。 【变式·提能】 3.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和九九消寒图,完成下列问题。 数九是我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惯,人们用墨笔每天着色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 (1)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其中记载着许多与地理相关的知识。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中,和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 A.昼出耘田夜绩麻(《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B.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观刈麦》白居易) C.黑夜山魈语,黄昏海燕归(《题海盐南馆》张祜) D.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陶渊明) (2)数九第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这一天济南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如图3是北半球正午时刻室内的太阳光照情况,其中符合这一天光照情况的是 。 (3)当“九九消寒图”已着色染梅花30瓣时,最接近的节气应是 ;此时,地球正处于公转轨道中的 段(填字母)。济南的白昼时间逐渐变 ;气温也逐渐 (升高/降低)。 成果分层评价 【能力提升】 (2023·宜昌学业考)如图为某同学用铁丝、乒乓球制作简易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铁丝弯成的角①的度数应为( ) A.66.5° B.45° C.30° D.23.5° 2.乒乓球上线条②代表的是( ) A.最长的经线 B.0°经线 C.最长的纬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新情境·地理实践)小雨在课后学习围棋时,在棋盘上以某一点为极点,绘制出简易经纬网,有几个棋子恰好落在其所绘制的几条经纬线上。读简易经纬网图,完成3~5题。 3.关于图中棋子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均位于中24纬度地区 B.丙位于高纬度地区 C.均位于北半球 D.乙位于东半球 4.丙棋子的经纬度坐标大致可表示为( ) A.(40°N,100°W) B.(40°N,100°E)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