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测评(三)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40分钟 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读某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完成1、2题。 1.2000—2014年,该地区人口总量 ( ) A.不断下降 B.持续增加 C.保持不变 D.无法判断 2.按联合国标准,如果一个地区≥65岁的人口达到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地区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是 ( ) A.1992年 B.2000年 C.2010年 D.2014年 (2023·无锡模拟)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C.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D.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4.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 ( ) 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 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 ③自然资源枯竭 ④环境污染加重 ⑤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2023·沧州模拟)图1为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图2为不同纬度人口所占比例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世界人口数量 ( ) A.北半球少,南半球多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少 C.北半球随纬度增高而减少 D.南半球随纬度增高而减少 6.世界上 ( ) A.气温越高的地区人口越稠密 B.人口密度与陆地面积成正比 C.内陆地区人口稠密 D.北纬40°附近人口较稠密 (2024·佛山模拟)2023年9月,联合国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在沙特阿拉伯举办。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完成7、8题。 7.中国代表团在沙特阿拉伯看到的建筑最可能是 ( ) 8.茶主题景观的申遗成功说明联合国鼓励 ( ) A.改善茶树品种,增加出口创汇 B.扩大茶树种植,改善大气质量 C.茶文化传播,实现可持续发展 D.改变茶树习性,增加茶叶产量 (2023·南阳模拟)读聚落景观图片,完成9、10题。 9.图中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 ( ) A.城镇,这里人口密集 B.乡村,这里有河流 C.城镇,这里建筑物高大密集 D.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10.该聚落地处 ( ) A.雪峰连绵的高原 B.地表崎岖的山区 C.干旱缺水的荒漠 D.一望无际的平原 11.下图是我国某地简图,甲城区扩展的过程中,下列因素对其影响最小的是 (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交通 12.两河流域是世界四大古文明发祥地之一,中东长期以来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下面为两河流域聚落分布图和当地民居图。据此说明两河流域聚落形成的影响因素是 ( ) ①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沿岸地区 ②聚落分布地区气候适宜,降水丰沛 ③该地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④石油资源也是影响该地聚落分布的重要因素 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下图示意小云去泉州清净寺的步行导航截屏及清净寺景观。读图,看到右上角的建筑,其建筑风格属于 ( )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读下图,完成14、15题。 14.在A、B、C、D四处中,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的有几处 ( ) A.1处 B.2处 C.3 处 D.4处 15.“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这是对哪一人种的描述 该人种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一处 ( ) A.白色人种—A B.黑色人种—B C.黄色人种—C D.黑色人种—D 中国文化通过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目前已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建有500多所孔子学院和1 000多个孔子学堂。如图为世界主要语言及部分孔子学院(堂)的分布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的孔子学院(堂) ( ) A.南半球多于北半球 B.多在汉语分布区 C.分布在北寒带地区 D.欧洲多于北美洲 17.孔子学院(堂)的课程可能包括 ( ) ①汉语 ②中国茶艺 ③西餐制作 ④太极拳 ⑤软笔书法 ⑥拉丁舞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