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67801

第四章 第二节 世界的聚落 同步训练(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27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9537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年级,教版,地理,学年,2024-2025,教师
    第二节 世界的聚落 基础主干落实 一、聚落的景观特征 1.城镇与乡村比较: 聚落形式 A B 生产活动 农业 非农业 规模 较大 建筑特点 建筑密度较 ,大多数是平房或低层建筑 建筑密度较 设施 生活服务设施较少 汇聚大量社会经济活动 景观 周围有大片农田、果园、鱼塘等 高层住宅 2.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及措施: (1)问题:引发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如侵占耕地、水土污染等。 (2)措施:合理规划设计,加强管理和保护。 二、聚落与地理环境 1.早期聚落分布特点:大多 ,沿 分布。 2.聚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 和 条件差异,不同地区聚落的 和 会有很大差别。在农区或林区,聚落通常是 的;在牧区,定居聚落、季节性聚落和游牧的帐幕聚落;在渔业区,以渔船为居室的船屋聚落。 3.聚落的建筑: (1)特色民居。 (2)不同地区民居的特点。 地区 民居特点 墙体 窗户 屋顶 寒冷地区 尖顶 湿热地区 大 干热地区 厚 【教材再开发】·P70 ———活动 乡村发展为城市的条件有哪些 立德树人-人地协调观 建筑特点与地理环境 屋 顶 平屋顶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不用排水 斜屋顶 降水丰沛的地区,斜屋顶易排水;降雪较多的地区,斜屋顶利于积雪滑落 墙 体 厚墙体 炎热、寒冷、昼夜温差大的地区,防止和外界交换热量,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 墙体薄 气候湿热的地区,有利于散热,减少室内潮湿 窗 户 大窗户 气候湿热的地区,增加室内空气流通,散热防潮 小窗户 沙漠地区,减少强烈阳光的照射;寒冷地区,冬天严寒,雪大风猛,减少室内热量散失 重点主题探究 主题 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探究情境 世界城市密集区分布 概念地图 综合思维 探究式问题链  1.(入门探究—分布)据图概括世界城市主要密集区分布规律。 2.(能力探究—成因)简析世界城市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高阶探究—实例)图中A、B、C三处为城市密集区,请任选一处并分析成因。 【图解方法】 素养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1.“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诗句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 A.乡村,这里有板桥 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城镇,这里有道路 D.城镇,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立德树人·传统文化)(2023·东营模拟)《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读图,完成2、3题。 2.图中景观描绘的是 ( ) A.乡村聚落 B.牧村聚落 C.城镇聚落 D.海上渔村聚落 3.由图中景观可推测当时该地 ( ) A.全年少雨 B.地形平坦 C.水运发达 D.人口密集   (2023·济宁学业考)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土家吊脚楼,多依山而建,下层架空,木质结构,建筑风格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结合土家吊脚楼景观图,完成4、5题。 4.土家吊脚楼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 A.地形平坦 B.气候潮湿 C.水源不足 D.木材匮乏 5.政府对部分年久失修的吊脚楼进行合理保护,采取的措施是 ( ) A.合理修缮,修旧如旧 B.放任自流,任其变化 C.整体拆迁,异地重建 D.全部拆除,原地重建 【关键能力·提升练】 跨学科·地理与语文 《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读甲骨文“聚”和“落”的解释示意图,完成6、7题。 6.“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 ) A.城镇,“阡陌交通” B.乡村,“屋舍俨然” C.城镇,“土地平旷” D.乡村,“良田、美池” 7.结合“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各种形式的场所 B.聚落内部只能生活,不能生产 C.聚落的形成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D.聚落的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