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液体的压强 第1课时 液体的压强 考点一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 (1)小明从左管口向图A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水,当管内的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他连接好橡皮管和金属盒,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如图B),通过 ② (选填序号)的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①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③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2)重新调节器材后,小明将金属盒伸入水面以下进行了如图C、D所示的实验,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 (3)小明保持C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他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经多次实验,于是得出了“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得出结论的过程是 不可靠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原因是 没有控制液体深度相同 ; (4)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比较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如果所用的压强计的U形管中可以选择染色的酒精、水和水银(ρ酒精<ρ水<ρ水银)中的一种液体,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小明应该选择上述三种液体中的 染色的酒精 装入U形管中; (5)实验结束后,小明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容器形状有关。然后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现象如图E、F所示。由此可知,小明的猜想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考点二 液体压强大小的判断 2.如图为节选自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的情景———没水采珠”。水面下的采珠人下潜的过程,受到水的压强将 (A)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3.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 A.变大 B.变小 C.始终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4.如图所示,两杯液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c三点液体的压强比较pa < pb < pc(前两空均选填“<”“=”或“>”),要使盐水在c点的压强pc变小,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向外倒出适量的盐水 。 易错点 不能正确理解液体的深度“h” 5.如图所示,一个鱼缸被隔板隔成两部分,左边部分装淡水,右边部分装海水。请判断下列哪处液体的压强最大(ρ淡水=1 g/cm3,ρ海水=1.03 g/cm3) (D) A.a B.b C.c D.d 纠错:影响液体压强因素之一的深度指的是液体中某点到液体表面的垂直距离,不是距离液体底部的距离。 6. (多选)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两容器底都受到的压力不相等 B.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 C.距液面深度相同的两处a、b所受液体的压强pa>pb D.距液面深度相同的两处a、b所受液体的压强pa
ρ水,装有盐水的是 乙 ,桌面受到的压力F甲 等于 F乙,烧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p甲 等于 p乙(后两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9.小明利用如图三个装置开展液体压强的相关实验。图甲中,压强计的金属盒越往下,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h越 大 ;图乙中,在容器的左右两侧装入高度相同密度不同的液体,则 右 侧的液体密度大;图丙中,将气球绑到玻璃管下端再灌些水,然后放到矿泉水瓶中的液体中,随着气球不断下沉,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不断上升,说明液体压强与 深度 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