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70000

9.1科学立法课件(共18页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04-05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21112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政治,学年,必修,统编,高中,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前提 关键 重点 基础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依法治国 自主学习: 1、科学立法的内涵是什么? 2、科学立法的原则体现在哪些方面? 3、如何推进科学立法?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 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科学立法的核心 科学立法的关键 有法可依 良法善治 有法可依主要是从“量”的角度考量,是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量”; 科学立法主要是从“质”的角度考量,是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一、科学立法的内涵 1.科学立法的重要性 2.科学立法的含义 (1) 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立法的方向 要符合国情和实际 立法的实效 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 立法的方法 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立良善之法 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 (1) (2) (3) 3、原则 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要求: 立法要符合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 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 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 (1)从立法的方向上看: 3、科学立法的原则 3、科学立法的原则 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 要求: 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 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 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2)从立法的实效上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民法典规定在原有的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录音遗嘱的基础上增加打印遺嘱和录像遗嘱。 相关链接 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 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 国务院 制定行政法规 国家监察委员会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制定部门规章 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制定地方性法规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不包括县级市、乡、镇(平顶山市√ 汝州市×) 不包括自治县、自治乡 不包括自治乡 “立法机关”≠“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立法机关 授权立法 国务院相关部门 制定监察法规 a.含义: 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 b.要求: 要明确划分不同的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和界限, 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 (3)从立法方法上: 3.科学立法的原则(标准) 我国的立法程序 ① 提出法律草案 ② 审议立法议案 ③ 立法议案的表决通过 ④ 法律的颁布实施 考向1 科学立法的内涵 王安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周公》中提出“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强调法律是社会的基本规则,法律应该是对国家发展有益、对社会治理有益的。这要求立法从根本上要(  ) A.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符合我国国情 B.遵循立法工作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和质量 C.注重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D.明确划分不同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 √ 【针对训练1】 要确保善治能够有良法可依,实现法律制度现代化,需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简称“三公”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