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素养达标教学设计 3.1 认识长方体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P18.19.例1.2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体的特征。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体的特征。 核心素养 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在操作活动中培养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的探究过程,学会从棱、顶点、面三个方面研究立体图形的基本思路。 2.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提升有序思考、抽象概括、灵活应用的技能,主动建构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他人合作,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操作的探究过程,从棱、顶点、面三个方面认识长方体。 教学难点 根据长方体特征,灵活应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实践活动、自主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启发引导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知识链接 师:今天,图形王国开演唱会了,接下来是谁出场呢? (出示长方体) 学生齐声回答:长方体。 师:我们周围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你见过哪些长方体呢? 生1:水立方。 生2:高楼。 …… 师:长方体都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长方体。 通过让学生谈论生活中的长方体,让学生对一些建筑物、生活用品的形状进行想象,抽象出长方体的图形。 二、 探究新知 1.长方体的特征 (1)明确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长方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生:长方体是由面、棱、顶点组成的。 (出示动画介绍面、棱、顶点) 围成长方体的长方形叫作:面。 面与面相交的线段叫作:棱[léng]。 棱与棱的交点叫作:顶点。 (2)探究长方体各部分的特点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那么长方体各部分有 什么特征呢?它和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有什么关系吗?请大家拿出长方体,小组合作,认真观察、讨论,然后把你们组的发现填在发给你们的表格中(教材第19页表格),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观察得最有序,最科学。 学生观察时,教师巡视,并加入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有序观察。 生1: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2个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教师出示动画演示) 生2: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出示动画演示) 生3:长方体有8个顶点。 (3)小结 2.长方体长、宽、高的含义 (1)动手操作,寻找规律 师:你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的特征,如果让你们做一个长方体框架,能完成吗? 生:(情绪高涨)能! 师:请拿出你们准备的小棒、橡皮泥,小组合作制作长方体框架。做之前,先商量准备怎样做,做什么样子的,煞后开始做。 生制作,师巡视,适当指导。 学生展示。 (2)解决问题 师追问: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呢? 生:可以把长方体的12条棱,按每4条相对的棱分为一组,一共可以分成三组。 师: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生:不相等。 师总结:一般情况下,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不相等。但如果长方体中有2个面是正方形,那么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中,有两条棱的长度相等。 (3)明确长方体长、宽、高的含义 师:如图,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作长方体的长、宽、高。一个长方体有多少条长、宽或高呢? 生:长方体的12条棱中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它们的长度分别相等。 师总结:对于同一个长方体来说,它的摆放方式不同,所对应的长、宽、高也就不同。把长方体摆正,一般情况下把前、后面横着的棱叫作长,左、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