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门豹治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豹、娶”等12个生字,会写“豹、派、娶”等15个生字,会写“媳妇、灌溉”等词语。 2.了解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情节,感知西门豹的人物形象。 3.学习抓住关键信息的简要复述方法,借助评价表、历史人物卡等学习工具练习简要复述。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情节,感知西门豹的人物形象。 2.学习抓住关键信息的简要复述方法,借助评价表、历史人物卡等学习工具练习简要复述。 【教学流程】 学习活动一:聚焦课题,关注要素学梳理 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同学们,“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这个单元我们要去认识几位历史人物,学习用简要复述的方法讲一讲他们的故事,并举办一次“历史人物故事会”,争当“故事传讲人”。 (给学生每人提供一张学习工具—历史人物卡,见图1。) 图1 历史人物卡 2.聚焦课题,关注要素学概括。 (1)板书“西门豹”,了解复姓。你知道西门豹姓什么吗?像这样的复姓你还知道有哪些? (2)指导写好“豹”字。“豹”字是象形文字,左边读zhì,在古代表示脊椎特别长的动物。 (3)教师简单介绍: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补充课题,引导学生理解“治邺”的意思,明确“治”是治理、管理的意思,“邺”是漳河边的邺县。 (4)抓课题说故事。指名学生用“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的方法连起来说一说课题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预设:这篇课文讲了西门豹治理邺县的事情。 3.教师小结简要复述妙招一:借助课题,通过抓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的方法可以初步介绍故事内容。 4.学生读题质疑,教师启发思考。读了题目,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西门豹为什么要治邺?他是怎么治的?治邺的结果怎样? 学习活动二:借助小标题,厘清情节分主次 1.初读故事,梳理情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着问题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新词,关注事情的起因和结果。 (1)学习第一组词语: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指名读,结合图片理解并想象:西门豹来到邺县时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 (2)学习第二组词语:开凿渠道、灌溉庄稼。 教师提示:在故事中,西门豹最后带领百姓开凿渠道、灌溉庄稼后,邺县呈现一片新景象。引导学生理解“灌溉”的意思,并了解课文中用“兴修水利”这个词语对开凿渠道、灌溉庄稼这两件事情进行了概括。 3.默读课文,用四字词语概括故事中西门豹做的其他事情,完成“历史人物卡”的第一部分内容。 (1)西门豹除了带着老百姓兴修水利,让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他还做了哪两件事? (2)学生再次快速默读课文,在反馈交流中用小标题梳理故事主要情节。 (调查情况)→(惩治恶人)→兴修水利 4.借助小标题,抓住三个主要情节,请学生讲一讲故事内容。 5.明确抓住主要情节学复述。要想当好“故事传讲人”,将西门豹治邺的故事简要地分享给别人听,哪个部分你们认为要讲得详细点儿,为什么? 预设:惩治恶人的情节最精彩,最能体现西门豹的智慧,所以要详细讲一讲。 6.教师小结复述的妙招二:分清主次。 惩治恶人———这是故事的主要情节。主要的、精彩的情节,在简要复述时就要讲得详细些;其他次要的情节,可以概括讲。 学习活动三:借助鱼骨图,聚焦惩恶学复述 1.抓人物言行,梳理惩治过程。 (1)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10~1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西门豹惩治恶人的语言,用波浪线画出惩治恶人的方法的语句,并梳理西门豹惩治恶人的过程。 (2)预设学生交流主要有以下句子: 句子一: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句子二: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句子三: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过了一会儿,他才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