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时期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时代 1.2高频考点再回顾(记住关键词) 根本社会条件 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充满新的活力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为什么)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外部角度) (自身角度) 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党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前 新中国成立后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 党的指导思想、重要法宝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前言:政党的先进性 判断标准 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它政党的特性,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的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 P15课前导语) 代表哪个阶级———往往通过政党的性质体现出来 为了谁———往往通过政党的宗旨体现出来 做了什么———往往通过政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发挥的引领作用来体现 总书记用一串串坚实的足迹,印证着“人民至上”的不变宗旨,诠释出“不负人民”的永恒初心,凸显了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why+how)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子议题1 话足迹,悟党的性质和宗旨 子议题2 说贺词,探党的执政理念 目 录 总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始终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 话足迹,悟党的 性质和宗旨 子议题 壹 议学情境1:新春足迹的瞬间 第一节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走过不同省区市、往返行程超过两万公里;翻过海拔3000多米山梁,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严寒,转换多种交通工具,一路颠簸劳碌、不辞辛苦,只为看到实情;贫困农民、一线工人、孤寡老人、孤残儿童……千千万万基层劳动者、普通老百姓,始终是他最牵挂的人。 材料一:总书记新春牵挂里有受灾群众 >2025年1月22日,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看望慰问去年遭受暴雨灾害的受灾群众,并实地察看当地恢复重建情况。 >2024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同村民亲切拉家常,一笔一笔算灾情损失和灾后生产发展、就业增收账。 >2021年,山西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秋汛,山西省临汾市冯南垣村成为受灾较为严重的村子之一。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新春考察的第一站就去了冯南垣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十余年间,从四川、山西到辽宁、天津,每一时、每一地的灾后重建,都印刻着习近平总书记“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初心。 请结合材料和课本P16,自主探究:运用“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知识,说明从总书记牵挂中折射出的党的人民情怀。 议学情境1:新春足迹的瞬间 1.产生: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P16-1 2.性质:P16-1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 中国工人运动 中国共产党诞生 党的性质和宗旨P16 政党的性质是指政党本身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特征。 表明了党的鲜明的阶级性 强调了党的广泛的群众性 议学情境2:岁末问暖 共祝美好 第一节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房子被淹东西损失了多少”“建新房政府补助了多少,自己花了多少”“家庭收入主要靠什么”“年轻人在哪工作”…… 2025年1月22日,春节前夕走基层,习近平总书记乘坐火车、汽车,辗转来到辽宁葫芦岛祝家沟村。实地了解去年洪灾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恢复等情况。总书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