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我的教室(1)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有趣的活动,认识左右的位置与顺序,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2. 能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3.结合摆一摆、做一做等活动,体会左右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与顺序,能正确运用左右描述物体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学情分析】 位置关系的认识在人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左右”之前都有了较多的生活经验。比如,中午放学分为左、右两路,上体育课向左转、向右转等训练,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都比较清楚……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相关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对物体相对位置关系的认识。同时,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浓厚,竞争意识强。 【核心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2022)》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低年级儿童充满好奇心,活泼好动,知识的学习应该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因此,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应以活动为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活习惯出发,本节课通过“我说你做”、“摆一摆,说一说”、“做一做,玩一玩”的活动,逐步加深学生对“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因势利导,顺学而教。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计数器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多媒体演示小朋友在教室画画的场景。 一、围绕身体的某些部分,让学生初步认识左、右方位。 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画的时候是用哪一只手画的,请把它举起来,好吗?你们知道举的这只手是什么手吗? 说明:这只手在身体的右边,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右手。(边做手势边解释)接着举起左手问: 你能猜一猜在身体左边的这只手叫什么手吗?(左手) 引导学生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脚、右脚等,进一步认识和巩固左、右的方位。 二、通过同桌间的座位关系,进一步理解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 提问:小朋友,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起看画面中的小明(男)和小红(女)是同桌,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 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提问:小芳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位置:左右》(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与右手以及小朋友之间的座位关系教学左、右,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围绕学生身体的某些部位(如左手、右手,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脚、右脚等)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较好地认识了左、右两个方位;围绕学生间座位关系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在描述两个物体位置时,应说清谁在谁的左边(右边)。这样的教学联系实际,操作性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任务一:探索新知 一、初步认识左右 师:首先,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的教室里面,哪些东西在你的左边?哪些东西在你的右边? 生:回答(例如:桌子在左边,椅子在右边;窗户在左边,门在右边等等) 师:非常好!你们已经能够正确地辨别左右了。那么,请同学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