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72390

第一单元 第6课时 连减 教学设计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日期:2025-04-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41980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一,单元,6课时,连减,教学设计,教版
  • cover
第一单元第6课时连减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在看图讲故事、列式计算的过程中了解连减的意义,学习连减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以及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连减算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减的顺序,并正确计算。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 20 以内的加减法,对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有了一定基础。但连减 运算涉及两步计算,对于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学生在理解连减的 含义时可能会有困难,在计算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计算错误或运算顺序错误的情况。所以教学中 要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和具体实例来理解和掌握连减知识。 【核心素养】 运算能力:通过连减计算的学习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让学生能准确、快速地进行连 减运算。 问题解决能力:在解决连减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 学会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 数学思维:通过对连减含义和运算顺序的探究,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有 序思考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1 / 5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利用新年分糖果的情境,贴近学生 生活实际,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熟悉的分东西场景引入连 减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连减的实际意义,为后面理解连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做好铺 垫。】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11-5= 16-8= 14-5= 18-8= 15-4= 13-8= 16-9= 19-9= 17-9= 全体学生给回答正确的同学鼓掌。活跃课堂气氛,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新年马上就要到啦!老师买了 15 个糖果准备分给大家(拿出 15 个糖果道具)。老 师先给第一组的小朋友分了 4 个糖果(拿走 4 个糖果),又给第二组的小朋友分了 3 个糖果(再 拿走 3 个糖果)。那现在还剩下多少个糖果呢? 大家想一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提出问题,讲授新课 学习任务一:出示情境图,探究连减的方法。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连减算式,理解连减的 含义,掌握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究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和创新思维,同时通过交流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优化自己的计算方法。】 1.出示情境图,连减知识讲解 师:小熊今天要去干什么 2 / 5 师:他今天要送多少封信 师:他要把信送到哪里 师:还要送往哪里 师:信送完了吗 师:还有几封没送呢?你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帮小熊算一算吗?小组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汇报: 14-6=8 8-3=5 师:谁能说一说每一步算出了什么 师:能把这两个算式列成一个算式吗 小组讨论。 (板书:14-6-3=5) 师:这个算式与以前我们所列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在一道减法算式里,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减的减法算式就是“连减”。计算 连减和连加一样,都是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师:连减的算式应该怎么读呢?谁会读? 师:那么连减的算式又应该怎样算呢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师板书:14-6-3=5 师:你还有别的方法来帮助小熊算一算吗 课件展示: 6+3=9 14-9=5 这种算法你看得懂吗? 2.学以致用,进一步探究计算方法 教师:那 15 - 4 - 3 该怎么计算呢? 大家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或者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计算方法,有的可能先算 15 - 4 = 11,再算 11 - 3 = 8;有的可能直接在 15 的基础 上依次减 4 和 3 。 教师:(肯定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