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78096

【备课无忧】人教版六年级下册-4.11 用反比例解决问题(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65次 大小:803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答案,导学案,解决问题,反比例,-4.11,备课
  • cover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导学案 4.11 用反比例解决问题 【核心素养】 利用归总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判断情境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并能用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2.在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能正确判断情境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并能用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前预习】 自学教材P2的内容,用多色笔勾画出疑惑点;使用导学单独立思考完成课前预习、课堂导学部分的学习,完成课后检测部分习题巩固学习成果。 【课堂导学】 探究点一、 教材60页例6:某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100千瓦时。改用节能灯以后,平均每天只用电25千瓦时。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 (一)题目分析 1.已知信息是: 。 2.问题是: ? 3.我还发现: ( )和( )是两个相关联的量,( )是一定的,( )和( )成( )关系。 对应数据相关联的两种量平均每天用电量天数( )比例关系 (二)题目解答 1.试着自己做一做并检验。(算术法) 2.你还有其他解答方法吗?试着做一做。(比例法) 3.对比这两种解题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区别联系算术方法反比例方法 (三)回顾小结 1.想一想:用反比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试着归纳用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一找: 找出题目中两种( )的量; 二判: 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 )是否一定; 三列: 设未知数x,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列出( ); 四解: 解( ); 五检: 对结果进行( )。 2.帮一帮:现在30天的用电量原来只够用多少天? 【课后测试】 1.填空 (1)如果x=6y(y≠0),那么x和y成_____比例关系。 (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_____比例关系。 (3)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_____相当于_____。按这样的比例尺,图上4 cm表示实际距离_____。 (4)比例尺100:1,表示把实际距离_____00倍后画在图上。有一个机器零件长1.5 mm,在图上表示是3 cm,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是_____。 (5)在比例35:10=21:6中,如果将第一个比的后项增加30,第二个比的后项应加上_____才能使该比例成立。 (6)晓瑞的身高是1.6 m,在一张照片上他的身高是8 cm,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_____。 2.判断 (1)图纸上20厘米表示实际1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20:1.( ) (2)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 (3)将一个梯形放大或缩小后,梯形每个角的度数不变.( ) (4)把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图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形状不变.( ) (5)一个三角形内角度数比是3:2:5,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3.学校新买了一些盆花,如果每间教室放3盆,可以放24间教室。如果每间教室放4盆,可以放多少间教室 4.一间房子要用方砖铺地,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铺,需要96块,如果改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方砖铺,需要多少块 5.同学们表演团体操,原来排成24行,每行20人。队形变化后,排成30行,每行有多少人 【部分答案】 (1)正  (2)反  (3)1 cm 实际距离50 km 200 km (4)放大 20:1 (5)18 (6)1:20 √ × √ √ √ 设可以放x间教室。  24×3=4x  x=18 解:设需要x块。  96×9=4x  x=216 解:设每行有x人。 24×20=30x  x=16 答:从甲地到乙地比原计划提前了0.75小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