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78243

【备课无忧】人教版六年级下册-6.5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含反思)

日期:2025-04-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242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备课,无忧,人教,六年级,下册,-6.5
  • cover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素养达标教学设计 6.5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P77. 教材分析 教材在安排复习时,首先注重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把平时相对独立学习的知识以分类、归纳、转化等办法串起来,使相关内容条理化、结构化,形成整体框架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学情分析 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实践操作等活动,借助各种直观演示,动手动脑操作,讲练结合,整理已有知识在整理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多种方法、得到新知。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归纳、类推等综合能力,发展学生合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灵活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体验画图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 教学难点 分析已知信息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 实践活动、自主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启发引导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整体回顾 教师提问,学生口答: (1)通过计算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时有哪些主要步骤 主要步骤: 阅读与理解:读题,理解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分析与解答:分析数量关系,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列式计算,求得答案。 回顾与反思: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验证答案是否正确。 (2)我们能解答哪些简单应用题和哪些复杂应用题? 学生举手回答,让不同的学生进行补充。 课件展示小学阶段涉及的应用题类型。 通过对话问答,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步骤,以及小学阶段学习过的应用题类型,并能够进行分类,构建有关数的知识网络。 二、 梳理构建 1.知识点一:简单的加、减、乘、除法应用题 下面是国国对某小学全校教师上班交通方式的调查结果。 交通 方式步行坐公共汽车骑自 行车开车人数12134 (1)坐公共汽车和骑自行车的共有多少人? (2)骑自行车比开车的多多少人? (3)步行的人数是开车的7倍,步行的有多少人? (4)坐公共汽车的人数是开车的几倍? 请四位学生分别起立回答,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2.知识点二:归一问题 教师询问学生对于归一问题的认识。 【数量关系】 总量÷份数=一份的量 一份的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相关例题】 一种钢筋,30米重75千克。现称得一捆这样的钢筋重120千克,这捆钢筋有多少米? 先请学生分析题意,然后自行在练习本作答。 全班校对。 3.知识点三:归总问题 教师询问学生对于归总问题的认识。 【数量关系】 每份的量×份数=总量 总量÷每份的量=份数 总量÷份数=每份的量 【相关例题】 暑假期间,明明计划24天把字帖写完,计划每天写10页。实际每天写12页,他实际比计划提前几天写完? 请学生起立分享想法,再自行作答,校对。 4.知识点四:和差问题 教师询问学生对于和差问题的认识。 【数量关系】 较大数=(和+差)÷2 较小数=(和-差)÷2 【相关例题】 国国和粒粒一共有卡片80张。国国比粒粒多6张。两人各有多少张卡片? 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并要求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 教师巡视,并抽点两位不同解题方法的学生上台板演。 5.知识点五:和倍问题 教师询问学生对于和倍问题的认识。 【数量关系】 总和÷(倍数+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 【相关例题】 今年小明和妈妈的年龄和是48岁,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