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 六 单 元 5.解决问题 通过计算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时有哪些主要步骤 阅读与理解: 读题,理解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1 分析与解答: 分析数量关系,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最后算什么;列式计算,求得答案。 2 回顾与反思: 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验证答案是否正确。 3 简单应用题的类型 简单的加法应用题 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①根据加法的意义,求两个数的和 ②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 ①根据减法的意义,求剩余 ②求两个数的相差数 ③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 我们能解答哪些简单应用题和哪些复杂应用题? 简单应用题的类型 简单的乘法应用题 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①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②求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是多少 ①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 ②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 ③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 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⑤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复杂应用题的类型 归一问题 归总问题 和差问题 和倍问题 差倍问题 相遇问题 追及问题 行船问题 过桥问题 利润问题 工程问题 行船问题 分数(或百分数)问题 交通方式 步行 坐公共汽车 骑自行车 开车 人数 12 13 4 12+13=25(人) 答:坐公共汽车和开车的共有25人。 知识点一 简单的加、减、乘、除法应用题 下面是明明对某小学全校教师上班交通方式的调查结果。 请你根据明明的统计,分别编出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解决的应用题。 问题一:坐公共汽车和骑自行车的共有多少人? 4×7=28(人) 答:步行的有28人。 知识点一 简单的加、减、乘、除法应用题 下面是明明对某小学全校教师上班交通方式的调查结果。 问题二:步行的人数是开车的7倍,步行的有多少人? 交通方式 步行 坐公共汽车 骑自行车 开车 人数 12 13 4 28 28-13=15(人) 答:步行的人数比骑自行车的多15人。 知识点一 简单的加、减、乘、除法应用题 下面是明明对某小学全校教师上班交通方式的调查结果。 问题三:步行的人数比骑自行车的多多少人? 交通方式 步行 坐公共汽车 骑自行车 开车 人数 28 12 13 4 12÷4=3 答:坐公共汽车的人数是开车的3倍。 知识点一 简单的加、减、乘、除法应用题 交通方式 步行 坐公共汽车 骑自行车 开车 人数 28 12 13 4 下面是明明对某小学全校教师上班交通方式的调查结果。 问题四:坐公共汽车的人数是开车的几倍? 【数量关系】 总量÷份数=一份的量 一份的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 求出所要求的量的问题。 知识点二 归一问题 每米钢筋的重量:75÷30=2.5(千克) 120÷2.5=48(米) 答:这捆钢筋有48米。 知识点二 归一问题 一种钢筋,30米重75千克。现称得一捆这样的钢筋重120千克,这捆钢筋有多少米? 【数量关系】 每份的量×份数=总量 总量÷每份的量=份数 总量÷份数=每份的量 【含义】在解题时,通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根据 其他条件得出所求的问题。 知识点三 归总问题 总棵数:30×25=750(棵) 750÷15=50(行) 答:可以栽50行。 知识点三 归总问题 学校为了美化校园,购进一批月季花,如果每行栽30棵,可以栽25行。如果改成每行栽15棵,可以栽多少行? 【数量关系】 较大数=(和+差)÷2 较小数=(和-差)÷2 【含义】 已知两个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量各是多少的问题。 知识点四 和差问题 丽丽:(80-6)÷2=37(张) 明明:37+6=43(张) 答:丽丽有37张卡片, 明明有43张卡片。 ? ? 6张 80张 明明 丽丽 或明明:(80+6)÷2=43(张) 丽丽: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