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素养达标教学设计 6.9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P86. 教材分析 教材在安排复习时,首先注重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把平时相对独立学习的知识以分类、归纳、转化等办法串起来,使相关内容条理化、结构化,形成整体框架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学情分析 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实践操作等活动,借助各种直观演示,动手动脑操作,讲练结合,整理已有知识在整理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多种方法、得到新知。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归纳、类推等综合能力,发展学生合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建构知识网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学会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 回顾并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间的内在联系,体会转化的策略,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方法 实践活动、自主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启发引导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整体回顾 问题1: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呢? 问题2: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包含哪些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展示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相关知识复习的导图。 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平面图形周长及面积相关知识,构建平面图形周长及面积的知识网络。 二、 梳理构建 1.复习知识点1: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通过展示图形引导学生讲述周长及面积的意义。 2.复习知识点2:常用的周长及面积单位、进率与换算 (1)引导学生总结“常用的周长单位、进率与换算”。 (2)引导学生总结“常用的面积单位、进率与换算”。 (3)引导学生回顾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不同,单位不同,不能比较大小。 3.复习知识点3: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 (1)展示实际平面图形,让学生通过计算,回顾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 (2)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周长?引导学生灵活掌握周长的定义去解决问题。 4. 复习知识点4: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长方形面积 = 长×宽 正方形面积 = 边长×边长 (2)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高 (3)复习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三角形的面积 = 底×高÷2 (4)复习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梯形的面积 = (上底+下底)×高÷2 (5)复习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圆的面积 = πr2 (6)总结平面图形周长及面积的计算公式 (7)组合图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①圆环的面积S=πR2-πr2=π(R2-r2) ②扇形的面积S=πr2× (8)完成课本P86“做一做”,教师出示答案全班核对。 通过关于已学平面图形周长及面积知识图谱的建立,掌握整体概况,再逐步复习相关知识点,巩固学生对平面图形周长及面积的认识。 三、 课堂演练 1.填一填。 (1)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60°,它的面积是所在圆面积的。 (2)一个直径为8厘米的圆,沿半径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如图),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3)圆规两脚间距离为1厘米,画出的圆面积是( )平方厘米。 (4)一个箱子,正好可以放2瓶食用油(如图),如果每个瓶底的半径都是5厘米,这个箱子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间隙忽略不计)。 (5)一个长方形相邻两条边的和是60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6)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