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素养达标教学设计 6.10 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P87. 教材分析 教材在安排复习时,首先注重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把平时相对独立学习的知识以分类、归纳、转化等办法串起来,使相关内容条理化、结构化,形成整体框架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学情分析 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实践操作等活动,借助各种直观演示,动手动脑操作,讲练结合,整理已有知识在整理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多种方法、得到新知。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归纳、类推等综合能力,发展学生合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能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图形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认识并能辨析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图形。 2.沟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形成几何形体的表象,建立空间观念,进一步掌握这些图形的特征。 3.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明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实践活动、自主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启发引导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整体回顾 问题: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展示立体图形相关知识复习的导图。 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立体图形相关知识,构建立体图形的知识网络。 二、 梳理构建 1.复习知识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1)通过展示播放视频,让学生回顾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并通过对比两者间的异同点,填写相关表格,巩固特征的掌握。 (2)复习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怎样还原几何体? 2.复习知识点2:点、线、面的运动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师:想一想,圆柱与圆锥可以各由什么平面图形旋转而成? 3.复习知识点3: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生1:圆柱由长方形以长(或宽)为轴或正方形以边长为轴旋转而成的。 生2:由直角三角形以直角边为轴旋转而成的。 (1)通过展示播放视频,让学生回顾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对比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完成表格填写,发现圆锥的体积与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V圆锥= V圆柱=Sh。 (3)复习从不通过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 师强调:注意从上面看圆锥时,别忘了一点哦! (4)学生完成教材P87“做一做”。 师:想一想,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怎样还原几何体? 课件出示练习,学生完成后,师生共同总结: 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再结合其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综合分析;最后确定几何体的形状。 4.复习知识点4:体积与容积 (1)复习体积定义、体积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2)复习容积定义、容积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1L = 1000 mL 1L = 1 dm3 5.复习知识点5: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表面积公式的推导及计算公式。 6.复习知识点6:立体图形的体积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及计算公式; V长方体 =ɑbh V正方体 =ɑ3 V圆柱 =πr2×h V圆锥 =Sh (2)填写已学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表格; (3)复习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 ①等积变形法;②排水法 通过关于已学立体图形知识图谱的建立,掌握整体概况,再逐步复习相关知识点,巩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三、 课堂演练 1.填一填。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dm,它的棱长总和是( )dm,表面积是( )dm2,体积是( )dm3。 (2)如图,将长方形绕直线a旋转一周,能形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