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78983

2.2.2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课后训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含解析)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10266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2.2,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训练
  • cover
2.2.2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基础达标] 题组一 动物细胞融合 1.有关动物细胞融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B.杂交细胞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的遗传信息 C.其基本原理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为制造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途径 2.如图为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过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为灭活的病毒,此外还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B.图中①过程发生了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图中②过程表示细胞核融合形成杂种细胞 D.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可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 题组二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3.(2024·安徽合肥期末)干扰素α是病毒感染过程中产生的第一批促进人体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之一,在宿主防御病毒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获得干扰素α的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物质H指的是干扰素α,多次注射的目的是刺激小鼠产生更多的抗体 B.杂交瘤细胞的培养液中有各种营养物质,还需要添加血清和抗生素 C.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方法是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 D.用HAT培养基筛选时,未融合的细胞和具有同种核的融合细胞都会被淘汰 4.某实验室做的实验研究如图所示,下列与此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导入的诱导基因使成纤维母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图中甲细胞可以分泌抗体,乙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 C.丙细胞既能快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抗体 D.过程③所用的培养基中含有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 5.(2024·四川绵阳期中)人体肿瘤细胞表面存在PD-L1蛋白。试剂盒中的一种抗PD-L1单克隆抗体能与肿瘤表面的PD-L1特异性结合,发挥诊断作用。利用小鼠制备抗PD-L1单克隆抗体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制备抗PD-L1单克隆抗体使用的B淋巴细胞取自注射过PD-L1的小鼠脾脏 B.放入96孔板的细胞为多种杂交瘤细胞,均能产生所需抗体 C.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方法除了图中的PEG融合法,还有电融合法和灭活病毒诱导法 D.将图中细胞群a在体外大规模培养,可以提取出大量的抗PD-L1单克隆抗体 6.①~⑥是应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X抗体的具体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将X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X抗体的B淋巴细胞 ②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骨髓瘤细胞 ③利用促细胞融合因子使细胞发生融合 ④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培养 ⑤筛选出能产生抗X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⑥从腹水中提取抗体 A.实验顺序应该是①②③⑤④⑥ B.④过程中产生的多个杂交瘤细胞的方式为有丝分裂 C.③过程获得的细胞均可无限增殖 D.③~⑤的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两次筛选 题组三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7.如图是一种“生物导弹”的作用原理示意图,没有与肿瘤细胞结合的“生物导弹”一段时间后被机体清除。阿霉素是一种抗肿瘤药,可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毒性。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B.活化阿霉素能抑制细胞中的DNA复制和转录过程 C.在治疗中,应先注射非活化的磷酸阿霉素,再注射生物导弹 D.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能减轻阿霉素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8.利用单克隆抗体研制而成的“生物导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瞄准装置”,二是杀伤性“弹头”。下列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瞄准装置”是由识别肿瘤的单克隆抗体构成的 B.“弹头”是由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等物质构成的 C.“弹头”中的药物有选择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 D.“生物导弹”是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出来的 [能力提升] 9.无论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可以利用一定的方法诱导融合,可用模型图表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下列有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