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81372

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课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7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15000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六,学生,八年级,地理,人教,学年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 1.边界:A 山、B 、C 、D 。 2.省区:① 省、② 省、③ 回族自治区、④ 省。 3.黄土的来源,多种假说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 ”,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 4.地貌景观: 、 、 、 等,主要受 而成。 考点一 文明的摇篮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图为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 1黄土高原( ) A.位于秦岭以南,太行山以东 B.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冬热夏冷,降水稀少 D.土壤肥沃,农耕文明出现晚 2跨学科·地理与语文 下列诗句描写到图中地理事物的是( ) ①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剪纸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剪纸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读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剪纸显示的传统民居是( ) A.窑洞 B.吊脚楼 C.竹楼 D.蒙古包 4图中景观多出现在( ) A.云南 B.内蒙古 C.山东 D.陕西 考点二 风吹来的黄土 5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 A.冰川 B.水成说 C.风成说 D.水土流失 6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下列地区能够形成黄土高原“米粮川”的是( ) 7读黄土高原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民族的母亲河A是 河。 (2)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B ,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C (山脉名称)。 (3)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原因是黄土具有 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容易开挖。  �———�风成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内陆地区吹来的。从戈壁带到黏黄土带,黄土颗粒越来越细。下图为黄土颗粒大小分带示意图,完成8~10题。 8黄土随风运动的方向大体是( ) A.自北向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东向西 D.自西北向东南 9下列城市所在地黄土颗粒最细的是( ) A.延安 B.西安 C.太原 D.银川 10形成黄土高原塬、墚、峁、川等地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 C.风力吹送 D.乱砍滥伐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岭平均海拔在1 200米以上,挡住了南方暖湿气流的北上,也阻断了北方干燥气流的南下,使其山脉两侧气候有很大不同。 (1)根据上图判断,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 ;原因是 。 (2)剖面图中的①②③三地,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①和②对比,冬季更温暖的是 。 材料二 陕北主要指关中平原以北地区,陕南主要指关中平原以南地区,两地在农业生产、饮食、习俗、民居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3)陕南传统的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等,共同特点是一般屋顶坡度较大。陕北典型传统民居是 ,分析当地建造这种民居建筑的原因: (4)陕北当地居民多戴白羊肚头巾,可能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关的是( ) A.冬季寒冷、风沙大 B.夏季多雨、气温低 C.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D.河流多而且水量大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 文明的摇篮 风吹来的黄土 1.边界:A太行山、B秦岭、C长城、D乌鞘岭。 2.省区:①山西省、②陕西省、③宁夏回族自治区、④甘肃省。 3.黄土的来源,多种假说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风成说”,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 4.地貌景观:塬、墚、峁、川等,主要受流水侵蚀而成。 考点一 文明的摇篮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图为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 1黄土高原(B) A.位于秦岭以南,太行山以东 B.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冬热夏冷,降水稀少 D.土壤肥沃,农耕文明出现晚 2跨学科·地理与语文 下列诗句描写到图中地理事物的是(B) ①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A.①② B.①③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