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84147

四年级上册 第五课 踩雨 教案 湘艺版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332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四年级,上册,第五,踩雨,教案,艺版
  • cover
《踩雨》教案 1.设计意图 本课选择了人教版第九册第七课《雨花》中《踩雨》一课为教学内容,以“雨”为主线,按“听雨———赏雨———唱雨———踩雨———戏雨”为线索,对整堂课进行设计,力求让学生感受自然美、音乐美、创造美。 2.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通过聆听多种“雨”为主题的音乐,能感受不同的构思,不同旋律,风格情绪的变化。 B、能力目标:孩子们能用欢乐、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尝试用所学的音乐表现手法为歌曲伴奏。 C、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歌曲《踩雨》,学生能在音乐中感受体验踩雨的欢乐情绪,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这方面的意识较为模糊,本节课需要教师通过事实依据来说明问题,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踩雨》 不同的构思,不同旋律,相同内容,风格情绪的变化。 4.教学难点: 体验表现生活与歌曲中踩雨的欢快 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 1.师:“下雨天,你都听到了怎样的下雨声 ” (同学回答:沙沙哗哗 等。) 师:你们都说的很好,老师听到了和你们不一样的雨声。 沙 里格 沙 (二)参与探究 1)师:老师给大家两条节奏,请你仔细听,看看我为雨声配的是哪条节奏! 师:出示节奏 a: x x x x x x︱x x x 0 ‖ b: x x x x x ︱x x x x 0 ‖ 听的真仔细,现在我们把这两条节奏一起练习一下。 2) 师:我们用“沙 里格 沙”来读一下节奏? a:x x x x x x ︱ x x x 0 ‖ 沙 里 格 沙 里 格 沙 沙 沙 b:x x x x x ︱ x x x x 0 ‖ 沙 里格 沙 沙 沙 里格 沙 (注意提示学生念的时候声音要有弹性 3)师:听老师把刚才的节奏加上旋律,请你们仔细听两条节奏是按照什么顺序出现的 (学生说出顺序后先读节奏,在读歌词) 我按照同样的 节奏,写了两条旋律,认真听你能发现什么? (旋律的走向、最后小节节奏变化) 4)学唱旋律和歌词 学生完整演唱两条旋律和歌词,老师提示唱的要有弹性。 过渡:你们唱得太好了,你们的歌声仿佛把老师带到了那个美好的童年。。。。。 那就让我们带着高兴心情一起走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踩雨》 三)、学习《踩雨》 1、初听 师:在欣赏的时候请你找出刚才表现雨声的旋律出现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听到时就举起手。 (播放课件 学生欣赏) 2、讨论 师:讲解什么是歌曲的引子和尾声 引子:出现在歌曲的开头,用来酝酿情绪,提示内容的。 尾声:出现在歌曲的结尾,有结束感觉。 中间称为主体部分 (板书:引子 主体 尾声) 3、复听歌曲 除了引子尾声,歌曲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4、学习主体部分 师:我们就带着欢快、高兴的的情绪一起学习主体部分。 1)学唱旋律 师:仔细观察旋律,在乐句与乐句、小节与小节间你发现了什么? (有的乐句、小节节奏相同) 听老师弹奏旋律,学生看谱 再听,轻声哼唱。 师:你觉得哪些句子唱起来有困难? (老师及时纠正学生演唱的不准确的乐句)注意休止符 2)学唱歌词 谁在夏天的雨中踩过雨?说说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跟着旋律有节奏的念歌词。请注意不要有拖腔和叫喊的现象。 提示要念得欢快活泼,声音要有弹性。 请大家就用这样的状态,跟着旋律唱歌词。 3)分段 如果让你从音乐上对主体部分进行分段,你会分成几段。 两段 用 A 和B 表示 (完成板书 :引子 A B 尾声 ) 5、尾声学习 一起看看尾声部分,你发现了什么? 6、再次聆听歌曲:《踩雨》  7、学生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 8、师生配合,用接龙的形式演唱歌曲。 四、编创与活动 1、讨论歌曲情绪“谁在雨过后踩过雨,说说你的心情?” 2、教师:“我想了一个好注意,可以在现场就感受一下踩雨时叭叭叭的声音快乐,请在句末处加上“XX”,用自制乐器或用双脚轻轻拍打地面,并用刚才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