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86040

6.2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课时练(含解析)

日期:2025-04-0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6935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应是,自然选择,结果,课时,解析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2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课时练 【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种群中的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人工选择是进化最重要的动力和机制 D.选择是不定向的,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2.某一小岛上的野兔原种种群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部分个体分别迁移到了两个其他的小岛上。如图表示野兔原种进化的过程, 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物种 1 与新物种 2 可能是同一物种 B.由野兔原种形成新物种显示了物种形成的一种方式,即经过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 C.图中X 、Y分别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Z仅表示自然选择过程 D.在新物种形成的过程中一定存在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3.实验室条件下可以研究细菌抗药性形成的机理。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是敏感的,将它接种到青霉素浓度为0.1单位/mL的培养基里,绝大多数细菌死亡,但有个别细菌能存活下来,并能进行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青霉素的影响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降低 B.存活下来的个体通过繁殖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的基因频率提高 C.接触青霉素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间已经产生了抗青霉素的差异 D.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一次有性生殖过程可以产生新物种 B.然选择对种群内的各种可遗传变异均能发挥作用 C.使用抗生素过程中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属于人工选择 D.工业污染条件下桦尺蠖黑色个体增加的原因是黑色基因突变率上升 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中存在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也是生物进化的前提 B.自然选择不是进化的唯一因素,但却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 C.自然选择不仅能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而且能使有利变异积累起来 D.长期的地理障碍形成的生殖隔离不是物种形成的唯一方式 6.某科研小组用面粉甲虫研究人工选择的功效。他们称量甲虫蛹的体重,选择部分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实验结果如图所 示。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重越大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 B.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最大的部分蛹作为亲本 C.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 D.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 7.暗绿柳莺是一种小型鸟类,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此鸟分布很广,可分为多个亚种。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疆亚种与拉达亚种相遇仍可杂交,与东北亚种相遇不相杂交,已形成生殖隔离。下图表示新疆亚种、拉达亚种和东北亚种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拉达亚种和新疆亚种的基因库可能存在差异 B.暗绿柳莺与家燕属于不同物种,两者之间一定存在隔离 C.同一物种的拉达亚种和新疆亚种之间一定能进行基因交流 D.拉达亚种和新疆亚种再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地理隔离,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8.下图中 A 、B 、C 表示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存在地理障碍的三个地区,A 地区某种群部分个体迁移至 B 、C 地区(t1 、t2 表示不同的时期),经长期进化逐渐 d 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留居在 A 地区的甲种群基因库将保持稳定不变 B.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障碍这一条件 C.t1 时B 、C 两地区的种群遗传上的差异不可能是遗传漂变造成的 D.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乙、丙是能适应各自环境的新物种 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倍体物种的形成通常也需要经过隔离 B.种群中个体迁入与迁出不会导致生物进化 C.生物的有害突变不可作为生物进化的前提 D.豌豆种群中控制豌豆粒色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