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人教版-英语-选择性必修四 Unit 4 Sharing Using Language: 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学设计 课型:听说课 主题语境:人与社会———志愿服务 语篇类型:对话 授课时长:40分钟 活动主题 该部分活动聚焦学生志愿者,以“与学生志愿者会面” (Meet student volunteers )为活动主题,通过学生在志愿者社团中的对话,展现学生志愿者应有的精神风貌和各种具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志愿者应具各的素质和参与志愿服务的方式,提出可行的方案或建议。 文本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属于Listening and Speaking板块。主要由听和说两个大的活动组成。该文本是一段三人对话,主要内容是美国在华留学生 Tony打算在中国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因此向所在学校的学生志愿者社团了解相关情况。对话中,学生们一边讨论、交流志愿服务的活动形式,一边互相启发、提出活动建议。听力对话中有较多句式用于提出建议,与该板块中所提示的语言功能项目形成呼应,例如:“May I suggest that ...” “Perhaps we could” “Wouldn't it be better if …” It might be a good idea to ...” “How about” “I was also thinking we could…”,等等。学生讨论结束时的一句话可谓点睛之笔,明确表达了志感服务的意义,即“Volunteering is something we should all do.”除此之外,还融入一项听力技巧———辨别举例的话语标记。 在说的部分,教材中给出了探讨志愿服务活动方式及所需技能和品质的相应表格式内容框架,旨在为学生顺利完成口语表达提供支架,并融入一项重要的交际策略———礼貌地提出建议。同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储备,才能顺利完成对话。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广州市高二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涉猎了听力的基本技巧,如预测、听取主旨大意、听取细节信息、猜测词义等。但技巧并不等于实际的听力能力,因此基于语篇特点,这些技能仍需要在本节课进行训练和复现。此外,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且有支架辅助,但部分学生缺乏志愿经历,或者缺乏词汇储备来准确达成设计志愿者活动的目的。因此,还需通过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等活动为学生拓展表达的内容,同时提供关键的话题词汇,让学生有话可说、会说。 课时目标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1.预测对话内容,理解其大意和关键细节; 2.掌握听力策略,即识别示例; 3.掌握并运用礼貌得体的方式提出建议; 4.结合自身经历,运用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完成对话续编,谈谈志愿工作的意义和方式,以及它所需要的技能和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设问引导学生预测文本内容,重点关注用于举例的话语标记,识别对话中用于说明志愿服务活动内容的例子; 2.借助一系列的问题链,引导学生获取相关对提出建议和回应,作为志愿者具备的技能和品质,及设计志愿活动应有的相关信息和表达,为最终产出(设计志愿服务方案)提供语言脚手架;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作为青少年青年志愿者应具备的素质和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和方式,为最终产出及后面单元项目作思想铺垫。 教学资源 教材、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Lead-in Step 1 4 mins CW GW 1. T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this lesson. 2. T guides Ss to talk in pairs about the experience of their or their peer’s being a volunteer, focusing on its purpose, place and activities. 1.激活学生有关青少年志愿的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志愿服务的经历和故事,进入主题语境; 2.通过记录志愿者活动的目的、地点和具体活动内容,为听力活动做好内容和话题词汇的铺垫; 3.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Pre-listening: Predict the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