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87080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564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纲要,历史,中外,必修,2019
  • cover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练习 一、单选题 1.在正旦(正月初一)这一天,宋辽政权会分别向对方派遣贺正旦使,并互赠礼物。如景德二年(1005年)宋贺辽正旦礼物为“金花银器、白银器各二十件,杂色罗纱绫縠绢二千匹,杂彩二千匹”;辽贺宋正旦礼物通常为“御衣三袭,鞍勒马二匹,散马百匹”。这体现出( ) A.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 B.民族间价值观念的日益趋同 C.辽宋政权注重稳定双方关系 D.传统节日是民族交融的关键 2.宋仁宗天圣初年,诏“诸州长吏、令佐能劝民修陂池、沟洫之久废者,及垦辟荒田、增税二十万以上,议赏”。宋徽宗崇宁年间,广南东路(广东)转运判官王觉“以开辟荒田几及万顷”,诏“迁一官”。这一举措( ) A.加快了经济重心南移 B.引发了土地兼并之风 C.有利于缓解财政危机 D.推动了选官制度变革 3.宋朝先后设立了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安抚使司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分别负责财政、司法、民政、军事等事务,它们互不统属,各自向中央负责。这一措施( ) A.有效减轻了边防压力 B.激化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体现崇文抑武的特点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北宋时,仅仁宗一朝短暂出现过宰相复兼枢密使的现象;南宋时,宰相复兼枢密使的现象逐渐增多;至南宋宁宗以后,宰相开始例兼枢密使。宋朝宰相职权的这一变化( ) A.反映出君权与相权发生逆转 B.根源于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 C.迎合了应对边防战事的需要 D.有利于遏制宋朝的冗官问题 5.北宋统治者将募兵发展为一种有意识的“养兵”政策。宋朝御用史官评价募兵制的作用是令“天下犷悍失职之徒,皆为良民之卫矣”。依据材料可知北宋募兵制( ) A.体现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B.因循守旧影响行政效率 C.有效防止地方割据出现 D.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6.宋代一改宰相选任御史和谏官的制度,由皇帝亲自任命,并规定御史和谏官弹劾官员不必有真凭实据,奏弹不当,也不负言责,致使许多官吏忧谗畏讥,为求苟全而殆于进取。这说明宋代监察制度( ) ①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②助长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③保障了决策的合理 ④加强了对文武百官的监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宋朝地方行政体制实行州(府、军、监)县二级制(如下表所示)。在州、府、军、监之上有中央的派出机构“路”,对地方辖区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上述措施( ) 宋朝地方机构设置 路 安抚使 帅司 转运使 漕司 提点刑狱 宪司 提举常平 仓司 府、州、军、监 知州、知府 通判 县 知县、县令 A.容易造成边防武将专权割据 B.旨在解决宰相权力过大问题 C.分化地方事权强化中央集权 D.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8.宋太祖置殿前都指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率领禁军,合称“三衙”,互不统属,三衙长官皆直接听命于皇帝本人。这一设置( ) A.造成了内轻外重局面 B.巩固了君主专制统治 C.迎合了崇文抑武方针 D.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9.宋真宗赵恒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据《宋史·真宗纪》记载:“真宗五年,代州进士李光辅善击剑,诣阙。帝曰:‘若奖用之,民悉好剑矣’。遣还。”民间所流传的“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正是出自宋真宗的《劝学诗》。上述材料能反映出( ) A.真宗高超的文学造诣 B.北宋繁荣的社会经济 C.强干弱枝的治国策略 D.崇文抑武的统治方针 10.由下表可知,北宋前期( ) 北宋前期用相情况统计简表 在位皇帝 人数/人 平均任职年限/年 太祖 6 2.8 太宗 9 2.3 真宗 12 2.1 仁宗 23 1.95 A.丞相制度日益完备 B.科举录取规模扩大 C.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D.行政效率得以提升 11.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但也引起激烈争议,统治集团内部分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