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87433

第三章 4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5 太空探索(选学)(课件 学案 练习,3份打包) 教科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11-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221106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章,练习,第二,必修,2019,教科
    4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5 太空探索(选学) [学习目标] 1.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计算第一宇宙速度(重点)。2.知道人造卫星的轨道特点和运行规律,能区别同步卫星、近地卫星和其他卫星(难点)。                  一、宇宙速度 牛顿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理想实验:如图所示,从高山上水平抛出一个物体,当抛出的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将绕地球运动,成为人造地球卫星(不计空气阻力)。据此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当抛出速度较小时,物体做什么运动?当物体刚好不落回地面时,物体做什么运动? (2)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地,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若物体紧贴地面飞行而不落回地面,此时是什么力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其速度大小为多少? (3)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6 400 km,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取10 m/s2,试粗略估算物体环绕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 _____ 1.第一宇宙速度 (1)定义:使卫星能环绕地球运行所需的     速度。 (2)大小:v=     。 (3)含义:是人造卫星     发射速度,也是卫星的最大绕行速度。 2.第二宇宙速度 (1)定义:使人造卫星脱离地球的引力束缚,         ,从地球表面发射所需的最小速度。 (2)大小:      。 3.第三宇宙速度 (1)定义:使物体脱离太阳的束缚而      ,从地球表面发射所需的最小速度。 (2)大小:      。 1.以下太空探索实践中需要的发射速度是多少? “嫦娥”奔月    天问探火 无人外太阳系 空间探测器 _____ 2.不同天体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否相同?第一宇宙速度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_____ (1)我国向月球发射的“嫦娥二号”卫星在地面附近的发射速度要大于11.2 km/s。 (  ) (2)三个宇宙速度指的都是发射速度。 (  ) (3)由v=知,高轨道卫星运行速度小,故发射高轨道卫星比低轨道卫星更容易。 (  ) 例1 (2023·攀枝花市高一统考)我国发射的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 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  ) A.0.4 km/s B.1.8 km/s C.11 km/s D.36 km/s 例2 (2023·乐山市期中)理论研究表明,任一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为v2=v1,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地球半径的一半,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 km/s,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忽略自转,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约为 (  ) A.2.8 km/s B.3.95 km/s C.5.59 km/s D.15.8 km/s 二、人造地球卫星 太空探索 1.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因此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必与地心重合,其轨道可分为三类(如图所示) (1)赤道轨道:卫星的轨道与赤道共面,卫星始终处于赤道正上方。 (2)极地轨道:卫星的轨道与赤道平面垂直,卫星经过两极上方。 (3)任意轨道:卫星的轨道与赤道平面成某一角度。 2.近地卫星、同步卫星、极地卫星和月球 (1)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离地面高度约36 000 km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      。其中一种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0度角,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      ,因其相对地面静止,也称静止卫星。 (2)近地卫星:地球表面附近的卫星,r≈R;线速度大小v≈7.9 km/s,周期T=≈85 min,分别是人造地球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和最小周期。 (3)极地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夹角为90°的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能到达南北极上空。 (4)月球绕地球的公转周期T=27.3天,月球和地球间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