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87438

第三章 专题强化 天体运动的分析与计算(课件 学案 练习,3份打包) 教科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11-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226697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章,第二,必修,2019,教科,打包
    专题强化 天体运动的分析与计算 [学习目标] 1.掌握星体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的物理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重难点)。2.会分析天体运动中的“最远”和“最近”问题(难点)。 一、天体运动参量的分析与计算 1.一般卫星(或行星)的运动可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可写为:G=m        =m=m       r=mr。 2.根据1中的关系式推导向心加速度大小a、线速度大小v、角速度ω、周期T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 = 说明:卫星的轨道半径r确定后,其相对应的线速度大小、角速度、周期和向心加速度大小是唯一的,与卫星的质量无关。随着轨道半径r增大,v、ω减小,T增大,即“越高越慢”。 3.忽略地球自转时,对地球表面物体有mg=G,整理可得:GM=     ,当GM未知时,可用     替换后进行有关计算,此式被称为“黄金代换公式”。 例1 (2022·广东卷)“祝融号”火星车需要“休眠”以度过火星寒冷的冬季。假设火星和地球的冬季是各自公转周期的四分之一,且火星的冬季时长约为地球的1.88倍。火星和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于火星、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火星公转的线速度比地球的大 B.火星公转的角速度比地球的大 C.火星公转的半径比地球的小 D.火星公转的加速度比地球的小 例2 (2020·浙江7月选考)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的标识如图所示。若火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火星公转轨道半径与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之比为3∶2,则火星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 (  ) A.轨道周长之比为2∶3 B.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C.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3 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4 例3 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拉开了帷幕。若空间站质量为m,空间站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空间站受地球引力大小; _____ (2)空间站环绕地球运行的周期; (3)空间站环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_____ 二、卫星相距“最近”“最远”问题 两颗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同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a卫星的角速度为ωa,b卫星的角速度为ωb。若某时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地面同一点正上方,相距最近,如图所示。 根据上面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当两卫星第一次相距最远时,a比b多走     圈,如图所示。 它们转过的角度之差Δθ=   ,即满足ωaΔt1-ωbΔt1=    , 第二次:ωaΔt2-ωbΔt2=     。 故第n次两卫星相距最远的条件:ωat-ωbt=t-t=(2n-1)π(n=1,2,3,…)。 (2)当两卫星再次(第一次)相距最近时,它们转过的角度之差Δθ=     ,即满足ωaΔt1-ωbΔt1=     时,两卫星再次相距最近。 第二次:ωaΔt2-ωbΔt2=4π。 第n次两卫星相距最近的条件:ωat-ωbt=t-t=2nπ(n=1,2,3,…)。 例4 (2022·木渎高级中学高一期中)2022年6月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假设神舟十四号在飞行的过程中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飞船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T。 (1)求飞船离地面的高度h; (2)如图所示,卫星A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B的轨道在同一平面,已知卫星A运行方向与B相同,A的轨道半径为B的2倍,某时刻A、B相距最近,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它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_____ 答案精析 一、 1.a ω2 2.    3.gR2 gR2 例1 D [由题意可知,火星的公转周期大于地球的公转周期,根据G=mr,可得T=2π, 可知火星的公转半径大于地球的公转半径,故C错误;根据G=m,可得v=,结合C选项解析,可知火星公转的线速度小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故A错误;根据ω=可知火星公转的角速度小于地球公转的角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