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88089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共30张PPT)

日期:2025-05-17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21499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 cover
(课件网)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综合探究一 学习目标 1.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了解形而上学认识方法的局限。 2.明确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根本对立。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总议题 议题2 议题1 从哲学家的论战中揭示两大学说之分歧 从黄河治理看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 议题1 从哲学家的论战中揭示两大学说之分歧 【情境】 联系的观点 孤立的观点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郭象认为,“万物独化”“物各自生”“独生而无所资借”“突然自生”“忽然自死”,即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变化都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关的。 【情境】 发展的观点 静止的观点 韩非子认为,“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因此,统治者应该“因时变法”“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董仲舒认为,“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应当“尽如故”。 【情境】 承认矛盾的观点 否认矛盾的观点 黑格尔认为:“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 杜林认为,矛盾“不能归属于现实。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 【任务】小组讨论:比较材料所列举的言论的不同。 提示:老子的言论体现了联系的观点,韩非子的言论体现了发展的观点,黑格尔的言论肯定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老子、韩非子、黑格尔共同表达了辩证法思想,即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郭象的言论体现了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董仲舒主张用静止的观点看世界,杜林否认矛盾的存在及其作用,他们共同表达了形而上学的思想。 唯物辩证法 根本观点 对 立 总 特 征 总 特 征 联系观 发展观 矛盾观 孤立的观点 对 立 对 立 片面的观点 静止的观点 形而上学 近代唯心 辩证法 古代朴素 辩证法 现代唯物 辩证法 自发的、极不完整并缺乏科学论证的 黑格尔辩证法,系统提出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马恩创立的科学的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矛盾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源泉。 辩证法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进行对话、论战。在古代哲学家那里,指的是通过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以取得胜利的艺术。后来,辩证法被当作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 形而上学 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它本是亚里士多德的一本文集的名称,叫《物理学后编》。当时在出版亚里士多德的文集时,编撰者们把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著作放在前面,叫《物理学》,而把他研究有关神、灵魂、意志、自由等的哲学学说放到《物理学》的后面,取名为《物理学后编》。 当这部著作介绍到我国时,学者严复借用《周易》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说,超乎物体具体形态之上的那些事物叫做“道”,具有具体形态的事物叫做“器”),把阐述抽象道理的《物理学后编》就取其意翻译成了“形而上学”(关于形而上的学问)。所以,形而上学的本意是“物理学后编”。从黑格尔开始,就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语,也就是说,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基本的发展观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辩证法 形而上学 基本观点 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分歧一 联系的观点 孤立的观点 分歧二 发展的观点 静止的观点 分歧三 全面的观点 片面的观点 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