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思想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488112
5.1 社会历史的本质课件(共41页PPT,3个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04-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681218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哲学
,
必修
,
统编
,
政治
,
高中
,
学年
(
课件网
) 第五课 第一课时 社会历史的本质 “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结合视频,谈谈塞罕坝是如何创造沙地变绿滩,荒漠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的? 学习目标 1.深刻认同劳动的价值,通过学习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把握社会生活与实践的关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2.结合一些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及实施的效果,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重点) 筑牢生态屏障,续写绿色奇迹 总议题 议题2 议题1 荒山变青山———感悟社会生活的本质 提升造林质量———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议题1 荒山变青山———感悟社会生活的本质 思考:结合视频,谈谈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劳动 改变了人的生理结构, 形成了手脚分工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 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 形成了社会关系 劳动创造出吃、穿、住、用、行等物质生活资料 劳动创造出石器、青铜器、铁器、大机器、信息技术等各个时代的生产工具 劳动创造出能够反映每一时代特点的文学戏剧艺术等社会精神财富 首先体现在: 还体现在: 劳动的重要性 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1)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思考:为什么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2)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 劳动即社会实践 研究人类历史,就得研究人的社会实践→即劳动。 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部社会现象是在人的实践中形成的,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考:你知道下面这些社会生活活动都属于哪个领域什么活动吗?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变革社会的实践 探索世界规律的 科学实验活动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精神文化领域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结论: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物质生产的实践 构成社会生活的 经济领域 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构成社会生活的 构成社会生活的 政治领域 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 精神文化领域 社会生活 实践的基本形式 人类社会生活的领域 【情境】 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片绿洲,是皇家猎苑。后来,由于开垦伐木,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塞罕坝逐渐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荒漠,黄沙荡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了改变当地的自然面貌,国家决定在塞罕坝植树造林。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自1962年建场以来,几代塞罕坝人接续努力,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下艰苦奋斗,将塞罕坝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 【任务】小组讨论:结合材料,分析塞罕坝人是如何创造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的?说明了什么? 提示:塞罕坝人接续努力,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下艰苦奋斗,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说明了劳动推动社会发展,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 【任务】小组讨论:结合材料,分析塞罕坝人是如何创造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的?说明了什么?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世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于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科学地揭示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指出人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认识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揭示了社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2025-04-02)
选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综合测试(三)(2025-04-03)
选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综合测试(一)(2025-04-03)
选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综合测试(二)(2025-04-03)
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综合测试卷(一)(2025-04-0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