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第八课 第三课时 思考 对于视频中提到的两种观点你怎么理解? 谈谈面对外来文化应该如何做呢? 学习目标 1.了解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错误观点,科学描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含义。 2.明确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要求,理解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原因及要求。(重点) 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总议题 议题1 议题2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议题1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1.错误观点 近代以来,对待外来文化,中国文化界曾有过两种激进的观点: 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 文化复古主义 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 全盘西化论 历史和实践证明,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文化复古主义VS全盘西化论 知识拓展 文化复古主义 全盘西化论 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表现。 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其死守传统的教条,不肯对传统文化持扬弃的态度,不愿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这是一种食古不化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 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是一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在批判封建专制文化、宣传西方科学、民主和自由思想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总体上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是一种数典忘祖的民族虚无主义,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2.要求 (1)文化发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保持开放的心态。 (2)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观点一: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仪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要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这种观点是近代产生的一种文化思潮,它是在中西文化的对撞中产生的。 观点二:中国唯一的出路是全心全意学习西方。我们必须承认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肯认错了,方肯死心塌地去学人家。 【任务1】小组讨论:上述观点存在哪些不足和局限,有什么影响? 【情境】 【任务2】小组合作: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任务1】小组讨论:上述观点存在哪些不足和局限,有什么影响? 任务1提示:(1)观点一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接受任何外来文化和新文化,要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其实质是文化复古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的危害是会导致中华文化停滞不前,倒退衰落。 (2)观点二认为中国百事不如人,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其实质是全盘西化论思想。这一思想的危害是丧失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使中华民族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任务2】小组合作: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任务2提示:(1)我们应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保持开放的心态,既要反对文化复古主义,也要反对全盘西化论。 (2)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理论依据 (1)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3)在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和交融,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也是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