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88483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质量测评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1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6433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评卷,质量,运动,形的,单元
  • cover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第七单元质量测评卷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填一填。(第3题4分,第4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22分) 1.下面的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有( )个,分别是( )(填序号)。 2.(1)右图是一个( )图形,虚线是这个图形的( )。 (2)点A 与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小格。 (3)点( )与点( )到对称轴的距离也相等。 3.数一数,填一填。 (4分) 4.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5.壮壮用三根小棒围成了一个三角形,调皮的淘淘把三条边平移分开了(如图)。通过平移其中的两条边可以将三角形还原,请你把平移的过程补充完整。 ①号边不动,把②号边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把③号边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 二、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 2.如图,“小鱼”从图1的位置到图2的位置,运动的方式是( )。 A.向左平移2格 B.向左平移5格 C.向右平移2格 D.向右平移5格 3.如图,将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两次,并在折后的纸中间打一个圆孔,再将纸展开,则展开后是( )。 4.右图中每个方格的边长是1cm,涂色部分的面积是( )。 A.cm B.6cm C.4cm D.无法确定 5.如图,1号三角形通过运动到达2号三角形的位置,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1号三角形先向左平移,再向下平移 B.1号三角形先向下平移,再向左平移 C.1号三角形先关于直线x对称,再向左平移 D.1号三角形先向下平移,再关于直线 y对称 三、算一算。(24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2.1+1.5= 5.4-3.1= 1.24+2.5= 1.5+12+2.5= 3.6-0.3= 3.6+6.4= 5.36-1.3= 12-5.8-4.2=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7分) 36.34+4.93= 28.77-8.68= ※30-0.39=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9分) 13.46+19.9+6.54 28.1-11.27-8.73 31.7-5.58+8.3-4.42 四、操作题。(18分) 1.先画出下面图形所有的对称轴,再填一填。(5分) 2.按要求画图。(6分) (1)分别画出下面两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4分) (2)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把小鱼图先向右平移9格,再向上平移4格)(2分) 3.俄罗斯方块的基本规则是通过平移、旋转方块,使之拼成完整的一行或几行,然后拼完整的行就会消失。(7分) 图2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以虚线为对称轴,在图中画 出它的另一半。(2分) 把画好的图形向右平移( )格,再向( )平移 ( )格,就能消除完整的最下面一行。(3分) (3)请你画出平移后的图形。(2分) 五、解决问题。(26分) 1.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15分) (1)感受“自然和谐之美”!上图方格中哪些字是轴对称图形 圈一圈。(2分) (2)把上图方格中的“山”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就会得到“银山”。(4分) (3)把上图方格中的“山”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就会得到“金山”。(4分) (4)你还可以怎样平移使“绿水青山”排在同一行 把过程写在下面横线上。(5分) 2.苹苹要独自从家走到菜园,路线如下图所示。已知路线图中长方形的长是136m,宽是86m。如果苹苹走中间的这条路,那么她一共要走多少米 (5分) 3.如图,一块长50m、宽30m的长方形草地,中间有两条宽2m的小路,你能求出草地(空白部分)的面积吗 (6分) 第七单元学业质量测评 一、1.3 ①②⑥ 2.(1)轴对称 对称轴 (2)3 (3)B B(或C C或D D或E E) 3.图形①:上 3;图形②:左 7; 图形③:右 5 下 3 4.或 或或 5.左 4 上 1(或上 l 左 4); 下 1 左 6(或左 6 下 1) 二、1. D 2. D 3. B 4. C 5. D 三、1.3.62.3 3.74 16 3.3 10 4.06 2 2.41.27 20.09 29.61竖式及验算略 3.13.46+19.9十6.54 =13.46+6.54+19.9 =20十19.9 =39.9 28.1-11.27-8.73 =28.1-(11.27+8.73) =28.1-20 =8.1 31.7-5.58+8.3-4.42 =(31.7+8.3)-(5.58+4.42) =40-10 =30 四、1. 2. 3.(1)(3)如下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