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95566

第九章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23582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地理,人教,学年,2024-2025,教师
    二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基础主干落实 1.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农业生产 部门 畜牧业 种植业 具体类型 高寒牧业 河谷农业 发展条件 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 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水源充足,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 分布 高寒牧区 ①雅鲁藏布江谷地、②湟水谷地 农牧产品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青稞、小麦、豌豆 2.日常生活与自然环境关系: 项目 具体表现 适应环境 衣 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 适应昼夜温差大 食 日常主食:糌粑 气温低,需要较多热量 住 牧民:牛毛毡搭成的帐篷 便于游牧 农区和城镇:碉房 就地取材,以石为原料 行 “高原之舟”———牦牛、铁路、公路 适应高寒气候 【质疑判断】 (1)青藏地区高山草甸广阔,农业类型只有畜牧业。 (×) (2)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是太阳辐射强。 (√) (3)青藏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是因为水源充足。 (×) (4)雅鲁藏布江地区热量不足,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 (×) 关键词 高寒牧区、河谷农业、牦牛、青稞、糌粑、平顶碉房 漫画助学 情境思考 在青藏地区流行这样一句话“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人民”,为什么藏族人民这么珍视牦牛 答:牦牛既可用于农耕,又可作高原运输工具,为当地牧民提供奶、肉、毛、役力、燃料等生产生活必需品。 名师提醒 1.光照充足≠热量充足: 光照指太阳光的照射时长,热量与气温有关。青藏地区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光照充足,但由于海拔高,热量不足。 2.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种植业零星分布,前者限制因素为水源,后者限制因素为气温。 重点案例探析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高寒气候对农牧业的影响 案例突破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3 ·宜宾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对我国及亚洲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下图为青藏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青藏地区在特殊的高原环境影响下形成了鲜明的农业特色,高寒牧业牲畜品种独特,河谷农业粮食作物穗大粒饱、品质优良。 (1)图中甲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乙河流是黄河,丙湖泊是青海湖。 (2)青藏地区“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的成因是海拔高、气温低。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该地区代表性的牲畜品种有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列举一种),河谷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麦。 (3)从日照和温差角度分析河谷农业粮食作物穗大粒饱的原因。 日照时间长,且昼夜温差大,使粮食作物穗大粒饱。 (4)指出青藏地区对我国的重要生态意义。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素养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2024·哈尔滨期末)黑颈鹤是在高原淡水湿地生活的鹤类,以植物的根、昆虫、鱼、蛙以及农田中残留的作物种子等为食。下图示意中国黑颈鹤分布和黑颈鹤照片。完成1~3题。 1.黑颈鹤越冬地主要分布在 (B) A.雅鲁藏布江谷地、黄河上游 B.雅鲁藏布江谷地、长江上游 C.湟水谷地、怒江上游 D.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2.黑颈鹤繁殖区域的自然环境主要 (C) A.湿热 B.冷湿 C.高寒 D.干旱 3.黑颈鹤吃到的食物可能是 (B) A.水稻 B.青稞 C.小麦 D.棉花   (2024·驻马店一模)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从海拔500米的成都平原,一路攀升至海拔4 000多米的青藏高原,线路“八起八伏”,号称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的“巨型过山车”。下图为川藏铁路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川藏铁路号称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的“巨型过山车”,是因为沿线 (B) ①地势起伏大 ②地质条件复杂 ③穿越热带雨林 ④有冻土分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川藏铁路沿线建设有许多高架桥和隧道,其目的是 (A) A.减小地表起伏程度 B.体现我国综合国力 C.便于列车停靠观光 D.降低铁路建设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