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8课时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 )不属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的新风尚。 A.禁鸦片 B.剪发辫 C.兴缠足 D.改称谓 2.第一个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孙中山 D.朱德 3.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中英( )。从此,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了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4.教育家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此则日记最可能记于( )。 A.1908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3年 5.武昌起义胜利后,很快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迅速崩溃。因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这次革命被称为( )。 A.武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护国运动 D.辛亥革命 二、判断题 6.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7.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8.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 9.孙中山第一次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并成立了同盟会。( ) 10.“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 ) 三、连线题 11.把下面的人物、地点与关联的事件连起来。 圆明园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 南昌 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西柏坡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卢沟桥 铁人精神 大庆 党中央在此指挥三大战役 四、简答题 12.不忘历史,砥砺前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了解历史,学习革命前辈的伟大精神,发奋读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通过教材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的学习,相信你一定被中华民族与侵略者抗争的故事和历史人物感动着,被在祖国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的先进模范人物激励着,请你列举三件令你印象深刻的人物故事或历史事件。 五、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辛亥革命后,译著《平民政治》立即更名为《共和政治》:《国粹学报》改名为《共和杂志》后畅销不衰。 材料2: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讨袁檄文》 (1)上述材料表明什么观念渐入人心? (2)推动这一观念渐入人心的事件有哪些呢?请举两例说明。 (3)“一息尚存,不忘救国”是孙中山先生一生的写照,这句话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什么精神?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D 6.√ 7.√ 8.√ 9.√ 10.√ 11. 12. ①林则徐与虎门销烟:林则徐是清朝中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民族英雄。他因在广东虎门领导销毁鸦片的行动而闻名于世。1839年,面对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严重威胁,林则徐在虎门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销烟行动,将收缴的两万余箱鸦片当众销毁。这一举动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也揭开了中国近代史上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林则徐的坚定态度和勇敢行为,深深地激励了后来的爱国人士;②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为后来的民主和民族解放斗争奠定了基础;③毛泽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49年10月1日,他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按动电钮,升起新中国第一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