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97658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知识点 讲义

日期:2025-04-1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406413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学年,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 cover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知识点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 知识点01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秦岭—淮河线 知识点: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等有着明显的差异。 秦岭—淮河线自然地理差异: (一)1月平均气温: 秦岭—淮河线: 以北1月平均气温低于0℃ 以南1月平均气温高于0℃ (二)河流封冻状况: 秦岭—淮河线以北河流封冻 秦岭—淮河线以南河流不封冻 (三)年降水量: 秦岭—淮河线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mm 秦岭—淮河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mm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温度带: 秦岭—淮河线以北是暖温带 秦岭—淮河线以南是亚热带 中国温度带分布图 (五)植被类型: 秦岭—淮河线人文地理差异: (一)耕地类型: 秦岭—淮河线以北旱地为主 秦岭—淮河线以南水田为主 (二)主要粮食作物: (三)作物熟制: 中国温度带分布图 (四)主要经济林木: 秦岭、淮河位置示意图 (五)主要交通方式: 【点拨】秦岭和淮河 秦岭横亘与中国中部,东西绵延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海拔多为1500—2500米。秦岭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 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当代已被列为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经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干流在江苏扬州三江引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淮河下游主要有入江水道、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和分淮入沂四条出路。 (二)四大地理区域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依据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特殊的地理界线,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点拨】结合“秦岭—淮河线”划分南方、北方地区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差异:气候(气温和降水) 【点拨】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 【点拨】划分西北地区、北方地区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差异:降水 【点拨】确定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差异:气温 【拓展】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中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部分。东南半壁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雨热同期,以农耕为主。西北半壁地处内陆,除少部分山地有较多降水外,大多数地区降水稀少,或者水热资源配合不够协调,是中国重要的牧区。 知识点0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一)北方地区 知识点一:位置与范围 北方地区是指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中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 与北方地区接壤的邻国有俄罗斯、朝鲜。 北方地区主要的半岛和濒临的海洋:A是辽东半岛、B山东半岛、C渤海、D黄海。 北方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安徽、江苏的北部。面积(192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0% ;人口(5.8亿人),占全国的40%。 知识点二:自然环境特征 (一)地形: 北方地区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二)气候: 北方地区包含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河流: 北方地区河流的共同特征:径流量及年际变化大,有结冰期。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叶林 (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知识点三:人文环境特征 (一)林业 种植业 长城以北的主要作物: 甜菜马铃薯大豆 高粱玉米春小麦 长城以南的主要作物: 玉米棉花荞麦 甘薯谷子 北方地区盛产的温带水果: 苹果梨桃 杏柿子枣葡萄 北方地区地方特产: 东北三宝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