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49790

2017届《名师一号》人教新课标一轮复习试题:计时双基练36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219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7届,双基,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计时
  • cover
计时双基练36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时间:30分钟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2016·石家庄市高三调研)“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这场运动(  ) A.实现了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 B.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C.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D.极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 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中“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可知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该变革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应选C。 答案 C 2.(2016·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三上学期 期末文综)建国初期,我国制定了《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婚姻法》《工会法》《惩治贪污条例》《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1954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1949年到1957年,中央制定的较重要的法规性文件共1 261件。这说明建国初期(  ) A.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立法经验 B.法律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发挥了重要作用 C.政协很好地代行了人大的职能 D.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推动了立法工作 解析 材料没有说明我国在建国初期的法律是学 习苏联的经验,故A项错误;根据“在从1949年到1957年,中央制定的较重要的法规性文件共1 261件”,这些法律涉及的范围广,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法律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1949—1954年政协代行人大的职能,材料中列举颁布的法律不仅仅是1954年前的,而且政协代行人大的职能并不只是立法,故C项错误;我国从1953年开始工业化和三大改造,但材料中提到在1953年以前也颁布了很多法律,也就是说新中国初期大量法律的颁布并不是受到工业化和三大改造的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 B 3.中共中央在建国后某年发 布《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10天后的《人民日报》也发表题为《领导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的社论。这些文件指出,领导农业生产要从小农经济现状出发,生产关系的改变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否则,生产会受到损失。这说明中共中央认识到(  ) A.小农经济自私保守不利农业发展 B.合作化运动要保护个体农民利益 C.政社合一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D.统分结合才能全面振兴农村经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 中强调“领导农业生产要从小农经济现状出发”,并没有指出小农经济的局限性,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建国后某年”“生产关系的改变”可以推断出应该是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B项正确;政社合一、统分结合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B 4.(2016·青岛高三模拟)20 世纪50年代至1978年,我国物价水平总体稳定,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二十几年价格几乎没变。出现上述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农轻重比例失调 B.计划经济体制 C.人民消费水平低 D.人民公社体制 解析 解读题意,从“实行全省一价” 和“政府统购统———可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故B项正确;A、C两项不会导致“二十几年价格几乎没变”,错误;D项是在农村实行的平均主义体制,与题意不符。 答案 B 5.(2016·大连模拟)在20世纪50年代 编制的国民经济草案中出现了“三本账现象”。“中央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这一本公布;第二本是期成的计划,这一本不公布。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就是中央的第二本,这在地方是必成的;第二本在地方是期成的。评比以中央的第二本账为标准。”这一现象(  )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国民经济的构成 C.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D.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失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