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仪器介绍 感应圈 气体放电管 光谱分析 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也无法解释光谱的分立特性。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1913年玻尔在卢瑟福学说的基础上,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到原子系统上,提出了玻尔理论。 玻尔 4.4 玻尔的原子模型 自学 (1)电子在轨道上运动是否稳定,是否辐射电磁波? (2)电子轨道量子化是什么含义? (3)原子的能量包括那些?随着半径的增大,动能和电势能如何变化?能量的量子化是什么含义?什么是能级?基态?激发态?n=1表示什么状态?n=2,3,4,……表示状态? (4)电子从两个能级之间跃迁时,什么情况下辐射光子?什么情况下吸收光子?光子的频率满足什么条件? 点击 点击 点击 P57-58页 点击 假设1:定态假设 一、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针对稳定性提出 丹麦物理学家N.玻尔 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返回 假设2:轨道量子化假设 结合核式结构模型提出 分立的 1 2 3 4 返回 能级:量子化的能量值 1 2 3 4 5 6 ∞ 基态 激发态 -13.6eV -3.4eV -1.51eV -0.85eV -0.54eV 0 eV 假设2:轨道量子化假设 返回 1 2 3 4 5 6 ∞ 假设3:跃迁假设 1 2 3 4 低能级 高能级 跃迁 吸收光子 辐射光子 针对原子光谱是线状谱提出 1.从n=3跃迁到n=2能级释放出_____eV能量。 2.从n=4跃迁到n=2能级释放出_____eV能量。 2.55 1.89 牛刀小试 拓展 巴尔末寻找了光谱之间的规律,总结出了巴尔末公式,但是不明白n、2的含义?你能帮他分析一下吗? 巴尔末公式: 里德伯常数 解疑答惑 ? #% ? 赖曼系 巴耳末系 帕邢系 布拉克系 二、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1.气体导电发光的机理是什么? 2.为什么原子放射的光谱是一些分立的亮线? 3.为什么不同的元素具有不同的特征谱线呢? 知识应用 三、玻尔模型的局限性 成功: 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不足: 无法解释其他原子的光谱 原因: 保留了“经典粒子”,电子的运动看做经典力学下的“轨道”运动。 关键:用电子云概念取代经典的轨道概念 电子在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电子云 【例题】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能发出多少种频率的光子,画出相应的跃迁图。 如果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最多可能发出多少种频率的光子。 规律总结 单个氢原子:最多(n-1)光条数 一群氢原子:光条数为 从n能级向低能级跃迁 总结 玻尔理论 三个假设 解释氢光谱 理论局限性 定态假设 轨道假设 跃迁假设 巩固练习 1.对玻尔理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子绕核运动有加速度,就要向外辐射电磁波 B.处于定态的原子,其电子做变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C.玻尔理论的成功之处是引入了量子观念 D.玻尔理论的成功之处,是保留了经典理论中的一些观点,如电子轨道的概念 BC 2.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 ) A.可以取任意值 B.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取任意值 C.可以取一系列不连续的任意值 D.是一系列不连续的特定值 巩固练习 D 3.按照玻尔理论,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一半径为ra的圆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到一半径为rb的圆轨道上,已知ra>rb,则在此过程中( ) A.原子要发出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B.原子要吸收一系列频率的光子 C.原子要发出某一频率的光子 D.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 C 巩固练习 4.一群处在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能发出不同频率的光子,在这些光中,波长最长的是( ) A.n=3到n=1时辐射的光子 B.n=3到n=2时辐射的光子 C.n=2到n=1时辐射的光子 B 巩固练习 5.用频率为 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射的光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