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1100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30张PPT)

日期:2025-04-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108352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3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2.明治维新性质是什么? 是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明治维新有哪些 历史意义? ①意义: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重大转折点。 ②局限性: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复习提问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自主学习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同 紧密结合。 2. 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美国发明家_____ 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3.世界由此进入了 。 4. 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的另一重大在就。1876年,德国人_____ 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 5.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 制造出一辆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 6.1867年,瑞典化学家 经过多年的实验,发明了现代炸药。 科学研究 工业生产 电力 爱迪生 电汽时代 内燃机 奥托 本茨 诺贝尔 19世纪中期,工业资产阶级进入政权中心,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最终确立。 1.政治前提 合作探究 探究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民主共和制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意志 俄国 日本 奥地利 2.经济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工业革命地域范围的扩展 探究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合作探究 3.科技条件: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性的进展。 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 探究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合作探究 4.资 本: 工业革命后疯狂的殖民掠夺以及西方各国通过对本国的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 探究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合作探究 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国外市场的开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不断刺激工业发展。 5.市 场: 探究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合作探究 小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1.政治前提 19世纪中期,工业资产阶级进入政权中心,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最终确立。 2.经济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科技条件: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性的进展。 4.资 本: 工业革命后疯狂的殖民掠夺以及西方各国通过对本国的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 5.市 场: 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国外市场的开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不断刺激工业发展。 合作探究 1.时间: 2.主要标志: 19世纪60、70年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 4.特点: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进入时代: 电气时代 探究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探究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家及其发明 探究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家及其发明 1.电力的广泛使用 ①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研制成第一台发电机。 德国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合作探究 ③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 ④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1877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留声机; 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 1.电力的广泛使用 探究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家及其发明 合作探究 探究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家及其发明 爱迪生的发明 留声机 电灯 电影放映机 碱性蓄电池 合作探究 电灯泡的影响: 电灯泡的发明,让人们告别了主要靠煤油灯和蜡烛来照明的时代,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合作探究 2.动力工具的发明--内燃机 煤气内燃机; ①奥托 ②戴姆勒: 汽油内燃机; ③狄塞尔: 柴油内燃机。 1876年 1883年 德 国 人 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